但李神通卻是不以為然。在李神通看來,張平高困死同官,即使能撤退,也不知道撤出多少。而且同官、華原這麼近,天節軍來了,隋軍必然也來了。隋軍騎兵精銳,長於野戰,一旦將華原城包圍,他李神通就是第二個張平高,根本撤不出來。

尤其是在隋軍部分軍隊,已經從側面包圍華原的情況下,李神通甚至懷疑,張平高所部,是不是還存在。

面對李神通的疑慮,眾人也不敢說什麼。

畢竟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雖說天節軍是友軍,可死道友不死貧道,這個時候,也只能自己顧自己了。

於是在李正寶兵臨城下的當日,甚至還沒有過河的情況下,李神通便下令全軍,放棄華原城,往涇陽方向突圍。

李神通把這次撤退叫做突圍。

李正寶所部騎兵較少,也沒法阻攔,只得派人跟在李神通的身後,一點一點遲滯對方的腳步,而他本人,則趁機佔領了華原城。

李神通撤退之前,也派人前往同官給張平高送信,令其直接向西,撤往白水,可惜這送信本就是個形式,送信之人也為隋軍遊騎所獵殺。

這信根本沒送到張平高手中。

隋軍雖然沒有對同官進行全包圍,但憑藉著強大的騎兵能力,基本上控制了同官的進出。

所以這張平高才會一股腦的撞到隋軍的懷抱之中。

四十里的距離,乘船用了兩個時辰,但騎兵根本用不了這麼長時間,所以張平高人不到,李正寶這裡卻有了準備,張開了大網,只等著張平高一頭撞到網中。

面對隋軍的攻擊,張平高顧不得查探原因,立刻下令登船撤退。

但這一次可沒有那麼容易。

李正寶命令部下,拉起藏於水中的兩條鐵鏈,攔截住河面,正好堵住了眾人南下的路。

驚慌的唐軍,又試圖往對岸逃跑,可是一群人剛登上沮水的西岸,便有成群的騎兵從一片撲了過來。

李正寶手中五千人馬,兩千追擊李神通,一千留在城中,一千佈置在沮水西岸,一千佈置在華原城南。

可以說李正寶此人,幾乎算準了張平高全部可能的路線,並作出了佈置。

雖然各處只有千餘人馬,數量不多,但以逸待勞,本就是佔了上風。而且李正寶的目的也不是殲敵,只要能拖住這群唐軍,等到黃明徵的主力南下,張平高的天節軍,就別想逃了。

戰場混亂,混亂的唐軍四面逃散。

張平高親自帶著人渡河向西,準備殺出一條血路。

可是對面的隋軍,就跟牛皮膏藥一般,死死地纏住他們不放手。雙方皆是傷亡很大,但就是脫離不了。

也不知打了多久,張平高便聽見一陣陣的號角之聲。

天下軍隊,進用鼓,退鳴金,唯有豐州騎兵,會使用銅號。這陣急促的號聲,正是豐州騎兵的衝鋒號。

張平高感受到大地的震動,他驚恐的望向北面,滿眼之中,就是隋軍騎兵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