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未時,隋唐雙方,已交戰數個時辰。

整場戰鬥,在激烈的搏殺之中,變成了一場消耗戰。尤其是唐軍,打到最後,洛水東岸能戰之兵,幾乎已經喪盡了。

李淵帶隊衝鋒數次,身邊的親兵死傷殆盡。

而整個東岸的唐軍,也不是白白犧牲的。在主力騎兵的自殺式衝鋒的掩護下,相當數量的唐軍主力,成功渡河。

李淵提著一口氣,以命相搏,打到最後,幾乎是筋疲力盡。

眼看再沒法改變戰鬥局勢,李淵也準備西返。

雖然渡河回援,可謂是提著腦袋來破陣,但李淵並不想戰死在洛水東岸。

於是在一個回返之後,李淵命前部繼續抵抗,他則帶著僅剩的一批親兵向河岸方向前進。

遠處的劉雲芳見李淵想逃,心中一急。

這隋軍打這麼長時間,緊盯著李淵而放任其部渡河,要的不就是李淵的腦袋,這要是讓他逃了,今日一戰,勝了也是敗了。

“逆賊李淵,就在那裡,誰於我誅殺逆賊?”

因為隋軍是兩面夾擊,所以整個同州城以西,混亂的戰場之上,雙方的騰挪空間實在是太狹窄了。

尤其是數萬潰兵混在交戰的雙方之中,一面是城,一面是水,兩面是敵軍,逃無可逃,避無可避,只得四面逃竄,導致戰場更加擁擠。

隋軍騎兵,拼命往李淵方向趕,甚至有阻擋的潰兵,也一一斬殺,但雙方仍是相聚甚遠。

眼看李淵就要逃到河岸,被船運走。

這時一員驍將,突騎向前,直追到離著李淵有百步遠的地方。這時此人,張弓搭箭,向著李淵便射去,利箭飛馳,直中李淵的脖頸處。

李淵突遭一擊,翻身落馬。

此人還想再補上一箭,早有人上前,將李淵護住,看不見了。

這人見此,也不再往前,而是非常聰明的高呼道:“殺李淵者,馬邑尋相也!”

尋相是誰,沒人知道,可是“殺李淵者”,就讓人震驚了。

李淵死了?

劉雲芳緊盯著對面,可根本沒法看到李淵的身影。

很快劉雲芳就反應過來,不管李淵死沒死,都得讓所有人以為他死了,這一戰,才能更好打。

於是劉雲芳下令,三軍盡呼“殺李淵者,馬邑尋相也!”

上萬人一同高呼,喊聲震天。

對面的唐軍更是懵了。

隋軍這邊不知道李淵的情況,對面的唐軍也不清楚。

至於戰場上殘存的唐軍,更是因為這個訊息,徹底崩潰開來。

大批的唐軍,一同往洛水岸邊跑去,搶奪河岸邊上的船隻。至於那些搶不得船的,更是直接跳入洛水,準備泅渡。

隋軍在後,猛烈追殺。

整場戰鬥中,最慘烈的一面出現了。

無數的人主動或被動的落水,而被殺的、淹死的屍體漂滿了整個的河面。

實際上李淵並沒有死,甚至連昏迷都沒有。他被射中脖頸,但是因為有護頸,受傷並不重。第一時間落馬,也是下意識的自我防護,防止被再次狙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