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史萬寶作為李神通的部下,跟李神通關係很好,算是李神通一派的人。但之後二人關係很快惡化,並走向分道揚鑣。

起因便是對史萬寶的任職。

史萬寶作為軍中重臣,李神通麾下第一將,獨領一軍是沒問題的。本來李道彥這一軍,該由史萬寶指揮,前往潼關,支援李建成。但後來因為秦嶺匪患,才沒有成行。

李淵定鼎關中,因為受內部關隴世家和外部西秦、隋軍的內外壓迫,極其敏感和多疑,在將領任命上,更是專委宗室和親信,非親舊之人,又沒有關隴世家撐腰的,盡奪兵權。於是說好的一軍主將的史萬寶,以行軍總管的身份,成了李道彥的副將。

對此史萬寶當然不滿,但沒有辦法。

因為這件事,他和故主李神通也生了嫌隙。

本來史萬寶只是不滿,面對李神通,也只是發發牢騷。若李神通聰明,便應該好生撫慰史萬寶。

可李神通這個人,自私而短視。

歷史上李神通攻打宇文化及,為了搶奪戰利品,竟然拒絕敵軍投降;攻城之時,眼看部下趙君德要率先登上城牆,李神通嫉妒他的功勞,竟收兵不戰。

由此可見,李神通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所以李神通眼看史萬寶發牢騷,竟然將其痛罵一段,攆了出去。

所以史萬寶暗暗忌恨,等李道彥來了軍中,便處處給對方找麻煩。

李道彥一個小年輕,才二十多歲,沒什麼戰功,更無威信。在史萬寶的手段下,數次丟臉,也只能仗著身份壓制對方。

幸好之後收復秦嶺群盜,李道彥才在軍中站穩腳跟。

今日李道彥要主動出擊,史萬寶自然又站出來反對。

史萬寶的理由很充分,隋軍一路所向睥睨,士氣正足,不如堅守為上,挫其銳氣,再行出擊。

這種事情,李道彥經歷也多了,他很清楚,要想狠狠地打史萬寶一個嘴巴子,就得擊破隋軍。

等自己此戰得勝,再順勢撤換副將,也能全掌三軍。

於是李道彥便譏諷道:“史副總管既然畏敵膽怯,那就別怪我不用你為先鋒了。今日我先出擊破賊,史副總管率部緊隨其後,為我掠陣,且讓史副總管看看我的本事。”

說著李道彥也不管史萬寶的臉色,便驅投降他的秦嶺諸盜,向隋軍發起攻擊。

史萬寶惡狠狠地看著看著李道彥,狠狠地“啐”了一口。

這時有部下問道:“總管,咱們就讓這小兒欺辱了?”

史萬寶冷冷笑道:“怕什麼,李道彥小兒,他今日怕是算錯了。隋軍強悍,能穿險越阻殺到關中,必是精銳,能是這麼容易被李道彥小兒擊敗。

今我奉命領軍,李道彥黃口小兒,難當大事,軍中之事,專委老夫。其輕脫妄進,貿然出擊,我等若與其一同進攻,必同敗沒。

今日我等當以李道彥小兒為誘餌,引誘隋軍。等李道彥一敗,敵軍必定爭相前進,我堅守以待,以逸待勞,必能破敵。”

眾人皆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