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來見李淵,是向李淵請求,重開漢中戰場。

這建議咋一聽,絕對的是瘋了。以關中現在的條件,三個戰場同時開戰已經是捉襟見肘,再開啟一個漢中戰場,絕對是自尋死路。

李世民卻不這樣認為。

在李世民看來,只要河北軍在潼關發起攻勢,位於漢中的梁默、焦方威二人,必然會配合作戰。

到時候漢中戰場,一樣要開啟。

早開晚開,主動權便不一樣。

當然僅僅這一個原因,還不足以使得李世民向漢中動兵。更重要的是,屯兵河池、漢川二郡的梁默、焦方威,擋住了李唐進入巴蜀的道路。

自李淵佔領關中,便一直有心謀取巴蜀。

巴蜀之地,數十年未經戰爭,物產豐饒,人口充足,是個絕佳的糧倉和兵員地。佔領了巴蜀,李唐才有了東進爭天下的底氣。

當初北周和北齊對峙,北周也是趁著南梁內亂,佔領了巴蜀,才墊定了統一天下的基礎。

巴蜀沒有什麼割據勢力,又是關隴世家的自留地。李淵派遣侄子李孝恭經略山南、巴蜀,很多郡縣紛紛投降。

但問題便是梁默、焦方威佔領的河池和漢川二郡隔開了關中和巴蜀的聯絡。關中通向西南的四條大道,子午、褒斜、儻駱、陳倉四道和通往西城的藍武道的南段俱為隋軍所控制。

李唐現在根本到不了巴蜀。

而且因為這個原因,原本投降李唐的山南巴蜀諸郡,也開始有些搖擺起來。

“父親,巴蜀之地,天府之國,進能攻,退可守。昔日劉備孱弱,數十年流離,得之而王五十年江山,更何況是我李家。

今關中形勢,已到岌岌可危的地步。關隴諸家,各懷異心,薛舉、河北,又咄咄逼人。若略定巴蜀,一旦長安難守,我李家至少有一處可退之地。

否則,長安城破這日,就是我李家慘遭滅門之時。”

李淵聽了,久久沒有說話。

其實李世民所言,李淵難道不清楚。李淵早就想過無數次長安不能守的事情,只是略定巴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來。

秦嶺天險,阻隔關塞。梁默擁兵漢中,閉絕通途,以阻李唐。

就是太平時節,李唐若想佔領漢中,打通南下的道路,尚不知要耗費多大的力氣。今關中岌岌可危,李唐哪有餘力,去攻打漢中。

“世民所言,我析知之,只是今時今日,如何破敵,可不是信口開河便能成的。”

眼看李淵有心,李世民立刻跪下來說道:“父親,兒子願領兵開道,為父親取漢中。”

“唉!”

李淵上前拉起兒子,無奈地說道:“時至今日,我除了你們兄弟,還能相信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