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用極大的勇氣,頂住了竇軌和殷開山的壓力,雖然他也不知道這股壓力,什麼時候,就要真得落下來。

竇軌的報復來的很快,比李世民想象的都要快。

自那日之後,從涇水轉運至高墌城的糧草,便沒有再如期而到。

初聞訊息,李世民大吃一驚,忙詢問緣由。而長安那邊的回覆便是“河北軍阻斷了涇水的運輸,為了安全起見,暫停往高墌城運輸糧草。”

至於什麼時候能恢復,沒人回答。

李世民聽得此訊息,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他之所以敢在高墌城跟薛舉對抗,所仰仗的,就是涇水源源不斷轉運來的糧食。今斷了他的糧運,他拿什麼跟薛舉拼。

這是要逼他去死啊。

其實黃欽山的情況,李世民其實很清楚。

隋軍雖然一部出黃欽山,威脅到涇水。但隋軍這一部數量並不多,其實際作用,不過是製造恐慌。而且涇水寬廣,運糧船隊兵力也充足,遠遠說不上因隋軍襲擾而停止運糧的。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說明有人故意在害他。

李世民當然不認為此事是李淵做的。李淵就是真想做什麼,也不會故意坑害這數萬大軍。而除了李淵,幕後黑手是誰,便一目瞭然。

李世民很清楚,這一切的原因不過是逼自己就範,逼著自己儘快與薛舉決戰,儘快結束戰鬥,返回關中。

李世民此時不禁有些頭大,這些人真以為打仗是場兒戲嗎?難道他不知道關中的危機。但凡他能贏,他怎麼可能願意在高墌城拖著不走。

賊人誤國!

高墌城的糧草,已經不足半個月,但李世民卻仍不準備出擊。他準備繼續耗下去,哪怕全軍死在高墌城中,也不會和秦軍打一場必敗的戰爭。

於是李世民對於長安暫停糧食轉運的訊息充耳不聞。他就不信,西秦翻越叢山峻嶺越過六盤山運糧,真就是糧食無限。

他也不相信,長安那群人真敢讓這數萬人馬,活活餓死在高墌城。

李世民好賭且敢賭。

這兩天,包括裴寂、柴紹、唐儉等人,都來勸過李世民。就是不和薛舉決戰,也要試探著出擊一二,至少要讓長安看到他們在積極地求勝,使糧道恢復。

但皆為李世民拒絕。

為了虛假的應付而犧牲將士的生命,這是他絕不願意的。

他的老師沒有教過他。

李世民強硬的態度,讓所有人看的都有些無奈。

這秦公怎麼就這麼擰啊!

關隴之人終究不敢跟李世民賭,過了不久,糧食還是斷斷續續地送了過來。

李世民用自己的雙肩,擔下了一切,雖然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再承擔多久。

這日上午,有士兵來報,今日西秦軍沒有向高墌城發起攻擊。李世民有些疑慮,但也沒敢聲張,而是命斥候繼續嚴密觀察西秦軍的動向。

這兩日西秦軍的攻擊強度減緩很大,李世民判斷應該是西秦軍士氣降低導致的。

很快便又有斥候來報,城外的斥候發現西秦軍的後軍在向後運動,不過軍中營帳,卻並未拆除。

李世民更驚了,他猛地站了起來,盯著前方,攥緊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