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看起來高不可攀的崔管事,被黃維烈像屠狗一般處死,著實驚到了公主府的所有人。眾人這才發現,在黃維烈面前,他們什麼也不是。

眾人只得灰溜溜地躲出黃維烈的視線。

黃維烈只帶了楊傾兒幾個侍女,以照應楊傾兒,至於其他人,全沒有帶。

今日之後,天下恐再無真正的大隋了。妻子身邊的人,都是楊氏的家臣、家僕,為以後計,也不能留在身邊。

楊傾兒可不清楚這些,她被送上馬車,還在想崔氏的事情。崔氏到底是生是死,雖然楊傾兒心中已有了定算,可終究沒親眼看到最終的結果。

不過楊傾兒沒敢張口問丈夫,只能當不知道了。

從公主府出來,黃維烈便準備從江都宮南面繞過江都宮,兜個圈子趕到衛公府。這樣雖然遠一些,但叛軍較少。

不過等他衝到街上才發現,街面上的叛軍,比他想象的還要多。

宇文智及帶的一群家丁雖然被擊敗,他本人也抱頭鼠竄,但他脫險之後,並沒有放棄對黃維烈部的攻擊。

他不確定黃維烈部的目的,自不會讓對方壞了自己的好事。

於是他又命令元禮率部支援,同時命早先被擊敗的趙行樞也同時趕往清河公主府一帶,合圍黃維烈部。

趙行樞之前被嚇個半死,這時候聽到宇文智及又讓他去圍攻黃維烈,心中早憤恨萬分,恨不得砍宇文智及幾刀。

但趙行樞到底沒有勇氣拒絕。

於是大批的軍隊往清河公主府方向湧去。

黃維烈帶著眾人撤出府後,很快被叛軍堵在了大道之上。

此時強有強敵,後有追兵,眾人被堵截其中,腹背受敵,連點可靠的防禦地形都沒有。

黃明遠命李海岸率騎兵在前開路,可惜這一次宇文智及學乖了,他命人調來許多大車,堵塞在大道之上,又佈置弓弩手在後。

這就極大地限制了騎兵的機動性。

本來在巷戰之中,騎兵的衝鋒距離便大大縮短,迴旋餘地也變小。而前進道路受阻,又面對大批的遠端部隊,這仗就更沒法打了。

李海岸率部出擊了兩次,但並沒有衝破叛軍的防禦,部下軍隊反而損傷不少。李海岸還想再衝一次,被黃維烈阻止。

黃維烈雖然喜歡猛打猛攻,但卻不是一個傻子。這樣局面,就是真突圍出去,得傷亡多少人,再說他們本就不是為了殺敵的,自不能和賊軍硬碰硬。

於是黃維烈下令調頭往南。

現在回衛公府與兄長會和已經不現實了,但從江都宮往南,料想應該沒有多少叛軍,只要出了城,城外騎兵迴旋餘地大,會師之事並不難。

南城亂軍數量果然比北城少得多。因為南城多是普通百姓聚集地,沒什麼戰略目標,宇文智及和司馬德戡自不會在南城浪費兵力。

當然趁火打劫的潰兵、無賴、浪蕩子夜多集中在南城。不過這些人很有眼力,知道惹不起成編制的軍隊,自不敢阻攔黃維烈部。

黃維烈一路殺到南門,守衛此地的乃是虎牙郎將陳智略。

陳智略乃是嶺南信安郡豪族,當初楊廣擴充禁軍,乃從嶺南征調數千人,陳智略也是這個時候來到天子身邊。

因為他是嶺南人,往日和沈光等人關係皆不錯,而和關隴眾人沒什麼聯絡。

黃維烈倒是和他有過幾次交集,但並無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