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攻心為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三艘隋軍大船分散開,用船頭對準城牆,然後將船頭的拍杆拉到最高,又重重地拍下。這拍杆有數千斤重,乃是沉木所造,重擊下去,幾乎有石破天驚之威力。遭此一擊,整個城牆都在顫動。鋪天蓋地的塵土飛揚,再加上“轟隆”的巨鳴,彷彿天地變色一般震撼。
雖然慰禮城乃是一座堅城,但這個時代的城池,仍主要是夯土城。事實上整個中國,雖然已經有磚城,但大規模的建造磚城,也是要到宋朝和明朝。
夯土自然比不上磚石,若不是慰禮城城牆極厚,根本不堪拍杆之擊。
但這也讓城中的百濟軍隊嚇得魂飛魄散。他們也是打仗多年的人,什麼時候見到過這樣的場面。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張長遜在此基礎上,又下令盡往城中射書信。信中言“闔城百姓,若是幫著百濟人抵禦隋軍,城破之時,一個不留。若是能夠主動投降,隋軍將務必保證滿城老幼的安全。”
城中的百濟軍和百姓本就不是一心,也就是隋軍到來,眾人皆被嚇住,暫時站在同一戰線。
隋軍下達這樣的命令,城中百姓再若幫著百濟人守城,便要掂量後果。
而且隋軍的命令進一步加大了雙方的不信任。就是城中百姓主動幫著百濟人守城,城中守軍怕是也不敢相信了。
張長遜又秘密派人潛入城中,製造混亂。
仗打了這麼久,大隋也統治了樂浪地區這麼久。軍中自願歸附的高句麗人,不知道有多少。
這些人跟城中之人同屬一種,入城之後,便四處放火、滋事、殺人,挑起百濟人和城中百姓的對立,製造混亂。
城中百姓和軍隊本就是驚弓之鳥,心中驚恐,缺乏理智,這個時候什麼微小的動作都有可能引得眾人發出巨大的動作。
於是在一次百濟軍吃飯不給錢,又打死店主這件事之後,城中的百濟軍和百姓終於爆發了衝突。城中的百姓聚集起來,在有心人的煽動之下,本來想向百濟人要個說法。後來不知如何,動了刀槍,留了血,城中百姓被迫拿起武器,要保衛自己的家園。
百濟軍見狀,又不得不出動軍隊鎮壓動亂。
而城中百姓更是和百濟人戰鬥起來。
整個慰禮城對外未放一箭,但城內已經血流成河了。
張長遜見此,遂命令軍隊趁機攻城。城中守軍本就因為隋軍的威逼和城中的混亂壓抑到極點,隋軍大舉攻擊,城中守軍立刻崩潰。
隋軍用大船靠近城牆,有隋軍精銳順著拍杆殺入城牆。
城中守軍不堪一擊,一觸即潰,於是整個慰禮城遂破。
隋軍殲滅城中守軍近四千餘人,城中的亂民在戰後也紛紛向隋軍投降。這些人得罪了百濟人,若是百濟人重新殺回來,必然將他們屠戮殆盡,他們所能依靠的,也只有大隋。
於是慰禮城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