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鐵原之戰(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鐵原城在瓠瀘河(今朝鮮半島臨津江)以西,是真番防線的最左翼,也是真番軍和臨屯軍的樞紐位置。佔據了鐵原城,便能切斷真番軍和臨屯軍的聯絡。臨屯軍兵力不足,鐵原以東諸城,便成了新羅軍的囊中之物。
駐守鐵原的是隋軍鷹揚郎將趙仁基。
趙仁基是安達兒的舊部,當初在順義軍之亂中脫穎而出,是隋軍之中頗受重用的高句麗將領。
趙仁基出身並不是很高,只是一個小世家的庶子。在隋軍陣營之中,趙仁基完成了社會地位的改變,因此對於隋軍,倒也極為忠誠。
而且他們這些已經投降隋軍的高句麗人,被高句麗復國組織抓獲之後,下場多不好。此時趙仁基手中只有三千人馬,守衛鐵原城,並不寬鬆。
因為隋軍和報德軍雙方你來我往,多次交戰,在對方的探子也多如牛毛。因此趙仁基察覺報德軍北上的訊息之後,第一時間上報了達奚暠。
之前報德軍不止一次入境,但數萬人前來,自當初赤木城之戰後,還是第一次。
趙仁基敏銳的警覺性讓他感到此事必不簡單。
接到趙仁基報信的達奚暠對於報德軍的這次入侵也很重視。他常在隋軍與新羅邊境,很明白鐵原的重要性,因此一面嚴令趙仁基堅守,一面組織援兵。
達奚暠的真番軍有兩萬餘人,但主要都集中在松嶽城一線,這是雙方相持的主戰場,也是隋軍控制比較嚴密的地區。
可正當達奚暠要調兵東進,突然有斥候彙報,對面的北漢山城,突然開進大批軍隊,而且有探子回報,百濟國兵馬調動也比較頻繁。
金白淨將北漢山城交給百濟之事,是秘密進行的,甚至新羅內部也不知曉,只是百濟軍進駐,新羅軍撤防,對外仍打新羅軍的牌子,就是準備打隋軍一個措手不及。
北漢山城的訊息讓達奚暠暗暗心驚。
報德國是新羅人養的一條狗,有什麼目的達奚暠很清楚。他本以為這次又是報德國的襲擾,但眼看北漢山城的動作,還有百濟突然緊張的形勢,達奚暠猜測怕是新羅、百濟都摻雜在這次的事件中了。
好虎難抵群狼,有限的兵力必然要集中到一處。
達奚暠一時也不敢往鐵原城派遣援兵。他一面趕緊將對面新羅、百濟的異動上報朝鮮,一面積極備戰。
其山雨欲來之時,已迫在眉睫。
至於鐵原城,達奚暠命令趙仁基堅守十五日,十五日之後,可自行撤退。十五日的時間,朝鮮城的援兵應該能夠向鐵原馳援,最不濟也能護住真番軍的左翼了。
至於鐵原城另一側的臨屯軍,達奚暠則沒有什麼指望。
臨屯軍兵力本來就不足,境內匪患又嚴重。現在雖然不清楚李進那邊的情況,但料想也會受到新羅人的牽制,無暇救援鐵原城了。
達奚暠的預料雖然不完全正確,但也差不多。實際上鐵原城是金白淨給隋軍設的一個誘餌,報德國攻打鐵原城,而在報德軍兩側,則是新羅軍緊隨其後,無論是達奚暠還是李進救援,都會落入新羅人圍點打援的圈套中。
而且金白淨這一次還設計了連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