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洛陽城的各處攻城,都得經過各處的裡坊和城門,唯有從洛水的上游往西,可以直接通到天津橋上,來到端門。

若是這番攻擊順利,魏軍甚至可以直接殺入皇城,就是俘虜洛陽城中的越王也是有可能的。

二人眼看所獲巨大,也不管其中的風險,遂定計突襲皇城。

裴仁基和孟讓留了少許部隊,交給左司馬楊得方留守回洛倉,然後便率領其主力往西而去。他自忖隋軍不敢主動出擊,因此把兵力全放在突襲洛陽之上,回洛倉城中,根本沒有留幾個人。

很快隋軍有發現匪軍西進的情況,但哪有人敢追擊。裴孟所部,遂順利到達洛陽城的西側。

裴孟所部有近三萬人,這渡河之事,光是船隻就得需要數百艘,正常情況下必然不會順利。不過幸好現在是二月初,冰雪尚未消融,堅冰也尚未融化,因此眾人可以從冰上行走。

眾人踏著堅冰,出人意料地出現在洛陽城中,並佔據天津橋。

從天津橋上往北看,端門就在眼前。

這個時候,要的就是一個快字,要趕在隋軍反應過來之前破城。裴仁基乃命令兒子裴行儼為先鋒,率部猛攻端門。

裴行儼也曾跟著父親來到皇城拜見天子,以往這裡在他心中是不可侵犯的。可今日自己竟然要率部攻打這裡,真是令人唏噓。

不過裴行儼心志堅定,為了家族,也也不會作小兒女態。

裴仁基所部本就是投降的隋軍,所以除了旗幟以外,幾乎和隋軍沒什麼區別。眾人一路直奔端門,端門守軍並未反應過來。城頭上見大股部隊,還高聲斥聞對方的身份。

裴行儼也不和對方糾纏,騎在賓士的馬上,拿起馬後的鐵弓,張弓搭箭,便對著城頭上的守將射去。城頭守將猝不及防,被一箭射中額頭,倒地而亡。

裴行儼乃大聲喊道:“元文都勾結瓦崗,背叛大隋,吾乃虎牢關虎賁郎將裴仁基將軍部,奉越王之命,進皇城護駕。忠於大隋者,快快投降。”

裴行儼這麼一嗓子,直接把城頭上的守軍給唬住了。

很多人瞬間認清此事是兵變,但具體情況無從得知,要支援誰更是難以知曉。很多人陷入猶豫,更有人還真以為裴行儼說得是真的,高呼著“忠於大隋”的口號,竟然帶頭響應。

裴行儼都沒想到他這一嗓子會有這樣的效果。但這樣的局勢對於裴行儼來說,恰恰是最有利的。

於是裴行儼一揮長槊,帶著人衝入端門之中,敢有阻攔者,立刻被其誅殺。

裴行儼出現的太突然,端門主將又被裴行儼射殺,連個發號施令的都沒有,也無人關閉端門,這才讓裴行儼這麼順利的進入。

殺入端門之後,裴行儼命人控制城門,並通知父親,而他帶領麾下精銳,向紫薇城(宮城)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