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軍在石子河一戰中,正面擊敗隋軍主力,大漲了瓦崗軍計程車氣。戰後,李密的威望達到了頂峰。

可以說,此時的李密,已經有資格、有實力統領河南群盜了。

但李密很清楚,擺在自己面前最大的桎梏不是隋軍,不是實力,而是現在的老大翟讓。李密是翟讓的部將,只要這個身份一天不變,他做什麼事都帶著翟讓的印記,而且還受到翟讓的制約。

名不正則言不順。

李密非屈居人下之輩,所以翟讓就成了他宏圖大業路上的絆腳石。

當然李密沒法對翟讓動手,他作為翟讓的屬下,若是下死手對付翟讓,乃是以臣反君,必為一眾盜匪所恥。而且李密還想全取瓦崗軍的實力,若是背叛翟讓,到時候如何有資格接收其遺產。

李密有些為難。這翟讓沒法動手,還不得不動手,真是要了命了。

李密犯難,其一眾心腹也是作難。誰不想自己的老大成為所有人的老大,那樣他們才能水漲船高。但大家多是盜匪,混江湖的,別管真的假的,嘴上都是“義字當先”,都還等著跟李密出將入相呢,可不能讓老大壞了名頭。

這時房彥藻主動請纓,請求出面說服翟讓,讓出領袖的位置。

眾人聽了皆是嗤笑,人家翟讓好端端地當他的大頭領,能聽你空口白話的,就乖乖讓位。

房彥藻卻是拍著胸脯說道,必不辱使命,讓李密堂堂正正地成為瓦崗軍大頭領。

房彥藻心中早有定計,光靠紅口白牙的,當然不管用。但是若是再輔助身後的力量,就能逼得翟讓主動退位。

石子河一戰後,李密的蒲山公營的實力已經超越了翟讓的瓦崗軍本部。雙方的發展勢頭相差太大,這一點所有人都看得到。

房彥藻先是來見翟讓的心腹徐世勣。

徐世勣乃是地方豪族出身,“家多僮僕,積慄數千鍾”,這樣的人參與盜匪作亂,可見其所圖不是一般的大。

如這個時代很多人一樣,徐世勣身為一個地方土豪,最大的夢想便是使家族成為一個世家大族,魚躍龍門。

房彥藻見到徐世勣,出口便問道:“懋功(徐世勣字),你覺得翟大頭領有能力帶著瓦崗軍覆滅逆隋,統一天下嗎?”

“這······”

徐世勣沒法回答房彥藻,若論能力,翟讓絕對有,其武功高強,頗有膽略,也講義氣,名聲很好,否則他和單雄信等人也不可能跟隨翟讓。但若說翟讓能夠統一天下,徐世勣自己也沒有這麼厚的臉皮。

翟讓的能力,就是成為一處義軍的大頭領,再往上就沒有了,他不知道該怎麼發展勢力,也沒有太大的野心和戰略眼光,自是不可能統一天下。

徐世勣看向房彥藻,乃說道:“房公之言,世勣有些不明白。”

房彥藻接著說道:“那你覺得蒲山公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