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東歸(第1/2頁)
章節報錯
射匱可汗大戰河中的時候,西突厥和薛延陀部也在伊列河發生激戰。
薛延陀部的實力較之西突厥還是差了太多,即使西突厥此時只是一支偏師在於他們戰鬥。
射匱可汗離開之後,乙失缽撤退的心又有些不堅定了。
他實在不願放棄這個機會,為了碎葉川草原已經犧牲了這麼多,這次若是離開了,不知道何時再有這樣的機會。努努力,似乎希望就在眼看。
於是薛延陀部又和西突厥激戰數場,甚至還發起一波反攻。
西突厥主將是阿史那啜,面對薛延陀部的反撲,他嚴格按照射匱可汗的命令,兩面夾擊,壓縮對方的生存空間。
甚至還調集一支主力,繞道趕往伊列河方向,包抄薛延陀部的後路。
果然在西突厥的步步緊逼下,原本最擅長四面遊弋的薛延陀部彷彿撞上了一張大網,處處碰壁。
五月初,西突厥與薛延陀部爆發一場遭遇戰,薛延陀部戰敗,損失兩千多人。整個薛延陀大營,一片哀聲,直到這時,乙失缽終於明白,他們不可能勝利了。
乙失缽下令全軍往伊列河方向撤退,但已經晚了。
因為他們的主動出擊,薛延陀部已經為西突厥主力所咬住。這個時候,薛延陀部也顧不得什麼了,只得丟棄能丟的物資,拼命往伊列河趕。
五月初十,薛延陀部趕到伊列河,但此時河水暴漲,人馬難以泅渡過河。於是乙失缽下令搭建浮橋,進行渡河。
此時一直在伊列河遊弋的西突厥將領龐特勒也率領部隊趕到薛延陀部的渡河點,與之發生激戰。
到了這個時候,雙方終於到了一決勝負的時候,薛延陀部若是兵敗,怕是要直接覆亡,於是乙失缽親率主力,與龐特勒大戰,以掩護部隊渡河。
而龐特勒也很清楚,他只要纏住這群薛延陀人,等阿史那啜的主力趕來,對方必敗,因此也拼命大戰。
雙方在伊列河以西的草原上,來回搏殺。
這時候,什麼戰術、陣營都沒用了,雙方只剩下最原始的拼搏。龐特勒乃是西突厥突騎施賀魯施部(簡稱突騎施)的啜,其部分佈於碎葉川兩岸,最是擅長騎射。
面對薛延陀部的衝鋒,突騎施部並不與之對抗,而是利用騎射,不斷對其騷擾。薛延陀部如重錘擊在棉花上一般,想速戰速決不行,轉身渡河亦是不行。
乙失缽再是老辣,也沒有辦法。
雙方鏖戰一日,薛延陀部也沒渡河多少人。
到了傍晚,聞詢的阿史那啜終於趕到了。他命令士兵丟棄全部物資,甚至連一些鐵甲都沒有攜帶,就是為了加快速度,沿途不知跑死了多少馬,終於趕到戰場之上。
望著還在和突騎施鏖戰的薛延陀部,阿史那啜大喜過望,這是西突厥的恥辱,也是西突厥重新崛起的起點。
阿史那啜下令,全軍猛攻薛延陀部,不留活口。
對面的乙失缽見到出現的大股騎兵的身影,心情更加沉重。他們太慢了,行軍慢,渡河慢,什麼都慢,這就是連鍋碗瓢盆都不願意丟棄的後果,若是他們能早到伊列河一日,也不會陷入這種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