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完二郡之後,黃明遠便準備前往信都郡,他和各大世家的一些問題總要解決,最少也要求同存異。

無論什麼時代,一個國家的穩定離不開世家大族的支援,這是黃明遠不得不承認的事情。至剛易折,孤陽不生,政府要做的是最佳化資源配置,儘可能地促進社會公平,而不是掀起階層對抗,引起社會動盪。很多時候,國家大政便是在相互試探和退讓中制定的。

黃明遠到達信都郡時,李景在此近一年的時間,已經基本上穩定了此地的政治。幽州太過於偏遠,清河、平原等地尚未恢復元氣,所以黃明遠準備將行臺遷至信都郡。

信都也曾名安平、長樂,位於河北大平原的腹地,周圍與七郡接壤,可以更好的管理整個河北地區。

黃明遠到信都之後,李景帶著麾下文武迎接。

雁門之圍後,黃明遠雖然與李景關係很好,還是去了他的兵權,將他安置到信都。

兵權不可輕授,還有斛律晟需要安置。

但李景並沒有什麼不滿的情緒。北平一戰,幾乎身死,讓他看得更開了。雖然不能領軍,但在信都郡挺好的,而且他還擔任河北道行臺尚書右僕射,算是河北三號人物,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正式的宴席結束之後,只剩下黃明遠和李景二人。

李景今日看起來很是開心,因此喝得有些微醺。

“衛公,這段時間在信都,是我最快樂的時候。想我李景,十幾歲從軍,幾經生死,對天子、對大隋,忠心耿耿,哪怕是死,都是心甘情願。可天子,不信任我,不信任我啊!”

或許是酒後吐真言,也或許是故意為之。此時的李景一片激憤,絮絮叨叨,說個不停。

“我把心都掏出來了,可他還是不信任我!”

說著說著,李景竟然哭了出來。黃明遠不住得勸慰,但也沒有用。

“衛公可知我在北平的時候,想的什麼?我李景一世忠誠,既然淪落至這種地步,索性便死了罷了,省得礙人眼。

是衛公救了我李景一命,是衛公在天下人都對李景不屑一顧的時候,奮不顧身救了李景一命,這情李景一輩子不能忘。”

“道興,你醉了!”

“衛公,請讓我說!”

此時李景滿是激動地樣子,對黃明遠說道:“天子那裡,我未曾負過。但天子南去江都,相隔千里,先負了李景。我今在衛公麾下,能做者,唯竭盡去力以報衛公救命與知遇之恩。”

“道興,醉了!”

“我沒醉!”

或許李景真的醉了,黃明遠讓人扶著,他很快睡著。

黃明遠明白,這是一次非正式的投靠,是李景對自己的試探,可問題是,連李景對大隋,對楊廣,也失望透頂了,接下來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