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開拔,寂靜無聲。這麼些年,這支軍隊已經習慣了沉默。

此次西進,張須陀帶走了整整一萬兩千人,他對滎陽的匪患著實不放心。雖然之前曾屢次擊敗瓦崗軍,但對方的戰力也給張須陀留下來深刻的印象。

而且聽說外黃人王當仁、韋城人周文舉、雍丘人李公逸等都投降了瓦崗軍,現在的瓦崗軍實力不容小覷。

八風營出征,四面盜匪聞風而逃,張須陀率軍一路趕到滎陽。

此時滎陽的匪患已經糜爛了,楊慶無力征伐,只得困守管城(今河南省鄭州市)。張須陀到達滎陽,楊慶只是給他提供了一些糧草,其餘的,無能為力。

朝廷在滎陽還有不少軍隊,按道理這些部隊都要受張須陀調動。但這些部隊早就被盜匪打的喪了膽魄,根本不敢出擊。

而且張須陀一介寒門出身的小小太守,各部將領也著實沒把他放在眼中。

張須陀幾次調動眾人,可沒人搭理。

張須陀心中惱怒,便衝到駐守滎陽的虎賁郎將楊威帳中,令其出兵剿匪。

楊威出身弘農楊氏,根本看不上張須陀。況且二人都是四品官,他根本不在意對方。張須陀的領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討捕大使只是個臨時差遣,是沒有品級的。

楊威陰陽怪氣地說道:“張太守若是有心討賊,自去便是。我軍前番與瓦崗賊人大戰,損失不小,糧草也沒運到,現在亟需修整,著實不能出戰。”

張須陀明知對方只是推脫之言,他恨不得一拳打到對方鼻子上。

若是換了黃明遠,或許會直接殺人奪軍,甚至當初鄭言慶就在張須陀眼前,也做了這麼一場駭人聽聞的大事。可惜張須陀太老實了,這種事有悖朝廷律法,他做不出來。

張須陀只能一甩袖子,離開了楊威軍中。

楊威望著張須陀的樣子,臭鄉巴佬一個,憑什麼爬到老子的頭上,真把自己當盤菜了。還去討賊,趕著去投胎吧。

其餘諸部,張須陀也一一前去勸說,對方藉口也差不多,有態度好的,也有壞的,但沒有一個人願意跟隨張須陀出擊。

張須陀欲哭無淚。

“明府,咱們指望不上他們。若是他們有心討賊,還用咱們來滎陽嗎?”

張須陀望著大營,無奈地說道:“務本啊,往後咱們的處境怕是更艱難了。”

張須陀返回管城後,又向楊慶要了一些糧食和軍械,這令楊慶很是不滿。楊慶雖和張須陀一樣都是太守,但他身上有著親王的爵位,而且滎陽郡的地位也比齊郡高多了。在他看來,你張須陀一仗未打,卻三番五次地來我這裡要糧食、要軍械,你這是要挾兵自重嗎?

而且張須陀也不會彎腰,態度上很不讓人滿意。

因此楊慶最後雖然又給了張須陀一些糧食,但卻是不高興地告訴張須陀,他也沒多少糧食了,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張須陀這才明白,他連楊慶也得罪了。

此時天氣已經過了暑氣,將要進入秋天。

秋風瑟瑟,更是讓人心平添幾分惆悵。張須陀有些不知道,他和八風營的未來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