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我夢江南好(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時楊廣覺得四處都是要害他的人,唯有到了江都,他才能有些安全感。於是楊廣便匆匆下令,三月便下江都。
此令一下,滿朝譁然。這個時候,正是留在洛陽,平定叛亂的時候,如何能去江都這一隅之地偏安。
但楊廣根本不管,他就是要去江都。在他看來,東都已經被那些野心勃勃的人充斥了,這些人勾結在一起,意圖謀害於他,他若是再留在江都,必為這些賊人所害。
滿朝文武,除了宇文述以外,都不贊同。
宇文述極力勸楊廣南下,留在洛陽,樊子蓋等人見他如仇人一般,他也不願意。而且有人出重金請他說動天子南下,宇文述雖然不知道這些人想幹什麼,但也猜測沒什麼好事。
但這跟他有什麼關係,他又不是天子。宇文述愛財如命,為了錢財,沒啥不能幹的。
楊廣要南下,領左侯衛大將軍趙才立刻出來勸諫道:“今百姓疲勞,府藏空竭,盜賊蜂起,禁令不行,願陛下還京師,以安兆庶。”
趙才是酒泉人,屬於關隴一脈的偏支。他們忠於天子,但又希望天子能夠返回長安,使政治生態回覆到開皇時代,因此在朝中屬於身份尷尬的一批人。
趙才性格比較直,肅遏姦非,無所迴避。
楊廣聽了趙才的話,是勃然大怒。他現在最不想聽的就是“賊啊,賊啊,回京啊,回京啊”這些詞,趙才這是戳他肺管。換了旁人,他直接就下令處死了。
不過楊廣也把趙才下獄,關押了十多天才放出來,他要殺一殺這個老匹夫的驢脾氣。
建節尉任宗以盜賊充斥全國為由,在建國門上表勸阻江都之行,楊廣勃然大怒,先摘掉任宗的下巴,然後將他處死。
至於其他人,若是官職低微的進行勸諫,直接為楊廣杖斃。於是眾人見楊廣態度如此堅決,更沒人敢勸諫的了。
三月五日,楊廣下令越王楊侗留守洛陽。
往常都是燕王楊倓留守,但隨著楊倓年歲愈長,影響力越來越高,在身邊人的慫恿下,便生出了一些其它的想法。
有一次楊廣聽到有人慫恿楊倓討好天子,與皇太孫楊佶爭權,便勃然大怒,處置了楊儼身邊的師傅。雖然有楊佶幫著求情,沒有廢黜楊倓的王位,但他待楊倓較之前疏遠了許多。
說來也怪,越是透過奪位上來的君主,越不喜歡下面的子孫去奪位,也是奇了怪了。但上行下效,這不是天子可以阻止的。
楊佶隨行,楊侑留守關中,楊侗在楊昭四子中身份最透明,於是反而被祖父委以重任。
同楊侗一起留守的,是民部尚書樊子蓋。
這次楊廣也知道離開洛陽的時間短不了,於是便令尚書右丞張方翼、太府卿元文都、吏部侍郎韋津、右武衛將軍皇甫無逸四人佐之。
三月八日,楊廣乃從洛陽出發,南下江都。文武百官於上東門送天子。
這一次南下,眾人都是神情鬱郁,情緒也沒有那麼高。若是可能,沒人願意跟著去。
楊廣看出眾人眉間的愁緒,但也沒多說。
本來無事,他更不會找事。
不過這般場面,著實壓抑的很。楊廣便故意與身側的黃維烈說道:“猊奴,當初汝父護衛朕南下,便如這般盛景。”
此次天子南下,大半個朝堂百官都要跟著,包括眷屬。
雖然黃明遠不在洛陽,但身份特殊,按道理裴淑寧也要跟著。不過裴淑寧自年後便對外稱“病重”,不再會客,等到南巡之時,便難以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