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羅部暫時在賽音山周圍放牧,儲備過冬的糧食,眼看冬天就要到了,這個時候,一旦遷徙之路上遇到白災,往哪遷徙都是一個死字。

於是同羅朵兒下令,遷徙之事,押後再議,至少也得過了這個冬天,他們現在的重中之重是過冬。

整個賽音山周圍,都被隋軍肆虐了一個遍。牲畜被帶走,牧草被破壞,未成熟的莊稼也被一把火燒個乾淨。想找點糧食,實在是比登天還要難,尤其是要滿足上萬騎兵的供應。

同羅朵兒也不得不讓部落過著半放牧半劫掠的生活,其實就是以掠奪為生計。雖然馬賊在草原上多為各部落所不恥,但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活下去。

外部環境艱難,內部環境便隨之嚴峻。

同羅部顯赫這麼多年,著實沒經歷過這樣的困境。尤其是當前何去何從,部落命運猶未可知的時候,同羅部內部的政治環境越發動盪。

很快矛盾便在祖君彥與同羅遏魯之間爆發。作為大奸臣祖珽的兒子,祖君彥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同羅遏魯,打仗我不行,政治鬥爭你不行。

祖君彥很清楚,他雖然官拜大長史,但因為沒有部屬,其地位遠不如同羅遏魯。實際上在草原部落中,官職遠不如部屬重要。

因此祖君彥不準備直接與同羅遏魯對抗,而是利用同羅撒哥來對付同羅遏魯。

同羅撒哥是同羅斜也的堂弟,昔日同羅部人才濟濟的時候,同羅撒哥只能是一個小字輩。奈何部落屢遭打擊,包括同羅屋質、同羅留哥等一眾大佬紛紛身喪,原本不起眼的同羅撒哥一路直上,成為一旗之主。

當然,這時候還是最末流。

可有時候運氣就是比能力更重要,這一次與隋軍大戰,同羅十旗,同羅斜也兄妹之下六個旗主,戰死了四個,同羅斜也為了制衡同羅遏魯,也只能提拔同羅撒哥為用了。

同羅撒哥,性格殘暴、弒殺,是同羅部中抵制漢化態度較為強烈的人物之一。自成為大梅錄,參與部落政事之後,他屢次提出恢復舊制,與祖君彥關係也不睦。直接表現就是他看不上祖君彥。

這日祖君彥主動來到同羅撒哥營中,同羅撒哥本不想見,但祖君彥一再請求,他只得讓祖君彥進來。

祖君彥在帳外的時候表現的很急切,但進來之後,反而不焦急了。

同羅撒哥根本不想搭理祖君彥,眼看祖君彥顧左右而言他,便要送客。

這時祖君彥才說道:“在下此次前來,本來是為大梅錄示警,疏料大梅錄如此待客,那在下就回去了。”

祖君彥話說一半留一半,立刻便引得同羅撒哥的注意力。

“什麼示警!”

眼看同羅撒哥入彀,祖君彥抬起來的屁股又坐了下來。

“聽聞右黑旗搶了右青旗的牧場,大司馬有意向大酋長彈劾大梅錄。”

同羅部暫時在賽音山周圍安置之後,同羅朵兒按照部落領數,將周圍牧場劃給各旗,

以供馬匹草料。但現在已經要進入冬天,牧草枯黃,賽音山一帶本身又不是多肥美的草場,因此各旗劃分的草場,自是不夠馬匹所用。

不少人為了搶奪牧草,多起齷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