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雞鳴堡(第1/2頁)
章節報錯
同羅斜也沒想到自己會在陰溝裡翻了船。
當日同羅斜也自與黃明遠會面北上之後,便沿著代北的崇山峻嶺北上。本來同羅斜也是不信黃明遠已經佔領恆安鎮的訊息,隋軍又不會飛,但很快同羅部的哨探傳回訊息,隋軍已佔領恆安鎮。對此同羅斜也滿是心驚,暗道黃明遠放他們一馬,若是沒頭沒腦地撞上去,不得全軍覆沒在這裡。
有些後怕的同羅斜也此時乃命同羅部的軍隊沿著桑乾水一路向東,準備從幽州的懷戎縣出關。
同羅斜也曾盤算,黃明遠人在遼東,如何這麼快感到雁門,後來猜測黃明遠應該是驅幽州的兵馬西援,這才能這麼即使。
在同羅斜也看來,既然如此,幽州兵馬大舉西進,幽州該是空虛才是。
同羅斜也不甘心又為黃明遠算計了一場,便準備來個反擊。這一次從幽州出關,若是對方守備森嚴,則直接出關;若是幽州各地真的兵馬盡空,他們則趁機端了黃明遠的老巢,也讓黃明遠感受一下老巢失守的痛苦。
同羅斜也實在太像贏黃明遠一次了。
眾人一路東進到懷戎城下,幽州的虎牙郎將常雲清早提前率領部隊進駐懷戎城,等著對方。
黃明遠讓同羅斜也逃走,就是給他留的那個缺口,豈有不防著他偷襲幽州的道理。懷戎城乃是幽州唯一一個在居庸關以外的縣,擔負著防範北戎的重任。後來黃明遠到了幽州,更是多次加固。
此時常雲清屯駐此地,兵精糧足,士氣高漲。
城外壕溝密佈,城頭滾木礌石齊備,讓人一眼望去,便是一陣膽戰心驚。
同羅斜也見隋軍守衛森嚴,早有提防,心知黃明遠是滴水不漏,遂不再抱有僥倖的心理,決心直接出塞。
同羅斜也對漢地有些打怵,總感覺漢地到處是危險。
眾人乃折向西北,準備沿著洋河西進。同羅部不攻打懷戎城,懷戎城中的常雲清也沒有主動出擊,目送對方離開。
當然,不是他要放虎歸山,而是前面自有人等著他們。
從懷戎往西北不遠便是雞鳴山。
雞鳴山也叫磨笄山。《水經注》裡說,趙襄子其父趙簡子死後,他藉機約其姐夫代國國王到夏屋會盟,令其廚人在宴席上用銅枓擊殺代王。而事前趙襄子就派人到蔚縣附近的代王城接其姐姐代夫人回晉國為父奔喪。當一行人到此時,代夫人聽聞趙襄子為佔領代國土地而殺害了代王,面對尾追而來的弟弟,拔下了頭上的金笄,在山石上磨了幾下,自殺身亡。當地百姓敬佩代夫人的忠烈肝膽,在山上修祠,供奉她的塑像,並將此山命名為磨笄山。後來,在代夫人墓和祠上常有雉雞鳴叫飛舞,又把磨笄山改叫雞鳴山了。
在雞鳴山西側,有一城堡,名曰雞鳴堡(今河北省雞鳴驛城西)。此堡在兩山之間,為一處小盆地的北口。
黃明遠為幽州總管時,為了加強北方防禦,便新建了懷來、延慶二鎮,為居庸關的屏障。後來又命陳遠在文德鄉(治今張家口市宣化區)一帶築城,命為宣化城,置宣化鎮。宣化者,宣揚王化。
此地南屏幽州,後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險,右擁雲中之固,成為幽州最重要的邊塞。
之後陳遠又先後在懷戎縣境內建立了雞鳴、萬全(今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龍門(今河北省赤城縣西南龍關)、白陽(今河北宣化縣大白陽鄉)、廣邊(今河北省赤城縣南)、懷安(今河北省懷安縣東南)、礬山(今河北省涿鹿縣礬山鎮)等城塞,自宣化迤西迄河東,緣邊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成為北地一道堅固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