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牆增高,隋軍士兵必須運來比之前更多的土才能略微增長土山的高度。而木質的城樓,則由於構造優勢和穩固的牆基,可以輕易搭上兩三層,猛一點可以直接讓城牆高度增長一倍。

雖然同羅部搭的城牆不怎麼樣,但勉強能用。

同羅部不擅長建築,但同羅斜也又想在城中模仿漢人那樣建設宮殿,所以多用木頭建房。而且同羅部在草原上修建了上百個烽火臺,都是木頭、泥土混合著建的,同羅部也有經驗。

於是從南關城牆外側,同羅部突然又加建了快兩丈的城牆,加上原有的城牆,城牆已經接近五丈高了。

在這個時代,這樣的城牆高度,幾乎是無法攻破的。

城牆快速長高,讓運土計程車兵很容易就能感受到“絕望”。望著遙不可及的城牆,無數人陷入擔憂之中。

張文遠見到這場面也吃了一驚,但並未慌張。他細思之下,便發現了對方城牆的破綻。這些城牆是臨時修得,還多用原木和泥巴,堅固度不足,根本不足以承擔高密度的轟擊。

於是張文遠下令集中軍中所有的投石車、弩車,轟擊對方新修建的木質城牆。

果然如張文遠所料,這些新修的城牆質量一般,不少地方被轟塌。

同羅朵兒見此也不氣餒,她下令士兵一邊繼續修整城牆,一邊往城牆縫隙中傾倒泥土。同時又加寬底座,增強木質城牆的穩定性。

之後隋軍的投石車再次轟擊,果不能損傷城牆。

張文遠又下令用火箭射擊城牆,企圖引起城頭大火,但之前同羅朵兒為了防止木質城牆被隋軍火箭燒燬,早在上面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牛皮。

在隋軍多番攻擊之下,木質城牆始終屹立不倒。

附從軍隊並無隋軍的鬥志,眼看攻擊無果,其士氣肉眼可見的速度落了下去。

張文遠知道不能讓士兵感到絕望,否則容易譁變,於是他便停止繼續壘土,準備另尋他法。

有人建議張文遠挖地道通往城中。但張文遠觀察了良久,最終否決了這個建議。

同羅部的關牆都是依著賽音山而建,地石堅硬,遠非普通工具可以挖通的。若是要瞞住城中,須得從兩三里外開始挖起,曠日持久,根本不成。

也有人建議用胡人蟻附攻城,反正他們手中胡人這麼多,消耗便是。只要賽音山城能撐得住,他們也能撐得住。

張文遠還是不同意。有限度地消耗胡人沒有問題,但若是讓胡人白白送死,那就是一種愚蠢的行為了。胡人又不是傻子,如何甘願白白送死。況且軍中這麼多胡人,一旦生亂,很容易引火燒身。

而且胡人現在也是隋軍,黃明遠一直在營造一種大團結的氛圍,不能因這種事亂了黃明遠的計劃。

於是左右無計,隋軍的攻擊不得不陷入了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