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亂生於內(第1/2頁)
章節報錯
風雨飄搖中的雁門城,自黃維烈突圍之後,與外界再無聯絡。
始畢可汗知城中有人走脫,隋軍援兵不久之後便至,於是更加加緊攻打雁門城,以求早日生擒楊廣。
圍城的突厥、鐵勒諸部,約有十幾萬人,將整個雁門城包圍的密不透風。
光看胡虜這架勢,就是以精銳護著楊廣突圍也不可能了。宇文述因此滿是抱怨沒早些突圍,楊廣也有些後悔聽從了堅守的建議。
眾人懼不敢說話,楊廣便將責任推到眾人頭上,蘇威等幾個丞相,也多受責備。
往日楊堅、楊廣父子賜給了突厥不少的工匠,這次突厥人利用這些工匠,製造了大批的攻城器具,攻城能力大為提升。
這日突厥人便架著雲梯搭到雁門城的城頭,突厥人攀著雲梯登上城牆。
突厥人從數處破圍,雁門城形勢緊張。眼看城池不保,來護兒甚至親自帶著城中的內侍、民壯趕到城頭上救援。雙方在北面城牆上打的血流成河,最後隋軍拼死才擋住對方的攻擊,毀掉了突厥人的雲梯。
而大隋代州總管範安貴在此戰中力戰而死。楊廣追授範安貴為左光祿大夫,贈左侯衛大將軍。
範安貴戰死後,北面城牆吃緊,來護兒乃親自率領部隊在北門禦敵,又命衛尉卿黃玠為救應使,負責援助四門。
此時的雁門城,在突厥人的日夜圍攻之下,已經岌岌可危了。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有時候危急的時候,連夫妻都不一定靠得住,更何況是君臣。眼看連天子都將要朝不保夕,城中的眾人自然是各有想法了。
幾乎沒多少人願意為楊廣殉葬,無論是在楊廣的改革中被損害的還是得利的。當然除了一小部分楊廣提拔的心腹,幾乎沒有人在楊廣的改革中受益。楊廣做的開運河、興科舉等歷史貢獻,早就被無休止的勞役、暴政所遮掩。
天下動亂日久,民不聊生,已經使得楊廣喪失盡了人心。
正如《紅樓夢》裡探春說得,“可知咱們這樣大族人家,若被人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古人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呢!”
亂生於外不可怕,亂生於內,國家才是要亡了。
此次的雁門之圍,雖然是始畢可汗背叛大隋,突襲天子車駕而導致的,但是沒有大隋內部一干人等的佐助,始畢可汗也是很難成功的。
竇抗是一個重要的參與者,但只是其中一個代表,其餘關隴家族希望楊廣死在塞外的,不知道有多少。
城頭之上,打得激烈。城中一處宅子中,一眾人商量的也激烈。
如果有人來到這裡,會突然發現鴻臚少卿柳謇之、原城陽郡公左翊衛校尉李安遠、奉車都尉賀若祥、虎牙郎將賀若協、太子左虞侯率司馬乞伏周、尚書主爵郎皇甫偲等人俱在。
這些人本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很多人相互之間還不睦,誰能想到眾人會坐在一起商量造反之事。
幾人之中,柳謇之是柳述的堂弟,後來做過齊王楊暕的長史,楊暕被問罪的時候,柳謇之也被遷怒除名,直到徵高句麗的時候才得以復職;李安遠其父李徹乃大隋名將,高熲黨,開皇十九年坐罪處死;賀若祥、賀若協是賀若弼的堂弟;乞伏周之父乞伏慧,大隋老將,伐吐谷渾時,因招待不周,坐罪除名;皇甫偲之父皇甫績,楊堅謀士,有定策之功,楊堅上位之後,卻把篡位的罪名推給了皇甫績等人,自言‘微劉昉、鄭譯及賁、柳裘、皇甫績等,則我不至此。然此等皆反覆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