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北平亂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明遠帶著鄧暠和楊林甫離開柳城。
鄧暠幾經沉浮,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知道怕是回不了柳城,此後一身榮辱,全掛在黃明遠身上,因此竭盡全力,討好對方。至於楊林甫則沒有他親家的氣度,還在為失了太守的權利而不甘。黃明遠也不慣著他,直接將他交給杜如晦,按閒散人員處置。
黃明遠離開柳城不久,堂弟黃明信便率領萬餘人馬和一批官吏趕到柳城,接手柳城一地的防禦和民政大權。
大兵壓境,且柳城郡上下失了領頭之人,根本無力阻攔。
黃明信藉此機會大刀闊斧,將柳城原來的文武官員裁汰的七七八八,又安排上了自己帶來的豐州官吏,很快柳城一郡便姓了黃。
黃明信又按照黃明遠的指示,將瀘河鎮(今遼寧省錦州市西)升級為縣,作為拱衛遼西走廊的核心樞紐之地。
此時黃明遠已經沿著白狼水一路向西南方向,到達了臨渝關。
臨渝一地,依水流湍急的渝水而建,之前實為禁軍駐紮,以西不遠處有臨渝宮。但楊廣二徵高句麗之後,不復來遼東,這裡也逐漸被廢棄。黃明遠三徵高句麗的時候,在此屯駐五百官兵,以保障道路交通。
這一次再回中原,黃明遠又留下命令給黃明信在碣石道口增設一新關,距離臨渝關六十里,北倚燕山,南連渤海,黃明遠命名為山海關。
臨渝關將和山海關一道,成為扼守華北平原的最堅實的屏障
過了臨渝關,便進入北平郡內,算是正式進入燕趙大地。
當前河北最是紛亂,各處的盜匪數不勝數。燕南幾郡要好一些,但也有大小數股盜匪肆虐。
此時平州總管是李景。
李景官拜右武衛大將軍,兼領的平州總管。李景本來是楊廣的心腹,寵渥優命,楊廣巡視河西的時候,曾特許李景坐在齊王楊暕之前,其在軍中的地位也僅在黃明遠、宇文述之下。
但後來楊廣在隴川宮進行大規模狩獵,李景和郭衍二人均有不滿的言論,後被人上奏給楊廣。楊廣大怒,下令將郭衍罷黜,李景也因此受受牽連而被罷免。
雖然之後李景官復原職,更在東征高句麗的時候多立功勳,進爵為滑公,但卻失去了天子那份信任。楊廣待李景的態度也遠不如初。雖然沒拿下他大將軍的位置,但實際置於北平郡,一直未動,眼瞅著來護兒、薛世雄等後起之秀,已經越過了他。
此時的北平郡並不安穩,境內有楊仲緒、高開道兩支亂匪,肆虐郡縣。
而北平之地雖置平州總管,但本身兵馬並不多。因為東征高句麗,黃明禎從北平郡抽調了大批有戰鬥經驗的老兵前往遼東,境內軍隊更是所剩無幾。
李景本身是孤身上任。楊玄感之亂後,右武衛主力被楊廣調回洛陽,由右武衛將軍皇甫無逸統帥作為洛陽衛軍了。
李景上任後,內憂外患,當然要收攏兵權。
平州總管府虎賁郎將趙士悌手握八千精銳,屯駐在盧龍塞,接受幽州的指揮和給養。李景幾次命其率部南下,趙士悌都以守衛盧龍塞為由拒絕,再後來李景催促的緊了,趙士悌便根本不回應。
李景手中無兵,只得無奈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