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路向北(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句麗軍隊傷亡慘重,眼看就要被三面趕來的隋軍合圍。
淵建生大驚,立刻指揮部隊撤退,逃往西北方向。他是要打牽制仗的,若是一戰而把部隊打光了,還怎麼牽制隋軍。
以前跟靺鞨人打富裕仗習慣了,他也沒在叢林裡戰鬥過,淵建生實在不擅長打游擊戰。到最後,其部下便撒開腳丫子一路北逃,游擊戰變成了大逃亡。
黃明禎也不以為意,讓劉黑闥追擊一段距離便放棄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若是對方知道營地受到攻擊,必會折返的。即使對方真的逃了,被驅趕到室韋人的地盤和室韋人爭奪生存空間,也是大隋樂意看到的。
隋軍一路進擊,還是沒有發現淵太祚主力的蹤跡。從被俘虜的高句麗士兵那裡得到的口供可以得知,淵太祚一定出擊了,只是不知道隱藏在那裡。
黃明禎直逼高句麗人營地,準備來一場攻敵必救。此時黃明禎還不知道淵太祚已經突襲回跋城,進入遼東腹地,然後再也回不來了。
高句麗人的營地已經遷到一處山谷之中,這也是去年冬天風雪太大所置。高句麗人習慣了城牆,實在忍受不住四面漏風的帳篷,開始學著靺鞨人修建地穴。靺鞨人的地穴外形像一個墳丘,一般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先挖一個地穴,穴頂支架起木頭,覆蓋上泥土,雖然醜陋,但是保暖。
淵太祚又命人在營地外圍修建了一圈四尺高的土牆,作為屏障。
此時高句麗營地之中,一共不到萬餘人。去年因為天寒缺糧,高句麗人餓到吃人,老人最先被吃掉,接著便是孩子、女人,一切供養軍隊,最後僅有一部分老百姓僥倖活了下來,不過數千人,其中還沒有多少女人。
高句麗人已經完了。
就是能渡過這段艱難的時光,沒有女人,怎麼繁衍。沒有孩童,如何傳繼。高句麗人為了現在,犧牲了未來。
現在營地之中,有三千多留守的軍隊和六七千老百姓,高建武正帶著他們勉強組織生產。
高建武覺得沒有城牆還是不習慣,因此準備帶人修城。
現在部落雖然人少,但能活下來的,身體條件都不錯,雖然不少人瘦的只剩包皮骨頭,但其實原本都是成年的壯丁。
高建武經歷過三次高句麗與大隋的戰鬥,很清楚雙方之間的差距,所以他並不認為淵太祚此次南下能夠成功。但淵太祚南下,高建武也不阻止。
高建武很清楚南下是高句麗人現在唯一的精神寄託,誰若是阻止都不會有好下場,所以他不進不反對,反而積極支援。
但一旦淵太祚兵敗,其威望、影響力和實力將會更進一步下降,到時候就是他樹立威望,進行奪權的好時候。
將權利鬥爭寄託在本國戰爭失敗上,怕也是一種悲哀吧。
但高建武認為自己是有苦衷的,一切都是為了高句麗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