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草原現狀(五)(第1/2頁)
章節報錯
同羅、突厥、韋紇先後在獨洛水諸部的東面、北面、南面崛起,這使得整個獨洛水聯盟七部陷入尷尬的境地,不少部落開始感到惶恐與震動。
獨洛水聯盟七部,包括突厥的執失部、蘇農部、阿跌部三部和鐵勒的渾部、蒙陳部、多覽葛部、覆羅部四部。這七部都是黃明遠扶持起來對抗突厥和同羅部、拔也古部的,但因為各種原因,七部受限於四面皆敵,且相互之間不能同心合力,漸漸地已經難以招架。
尤其是大業七年,楊廣率領百萬大軍東征高句麗兵敗一事,使得大隋在草原的威望大跌,影響力大減。如果不是之後黃明遠於次年大破高句麗,重振聲威,突厥、同羅等部早就驅逐大隋勢力,一統草原了。
但隨著中原內部叛亂四起,很明顯大隋沒有精力和實力再去關注草原之事。此消彼長,獨洛水聯盟再無力承擔他們建立的責任,也開始走向了瓦解。
大業八年冬天,同羅斜也召集僕骨、斛薛、阿特、奚結、白霫、俱羅勃諸部會盟,共建新的鐵勒聯盟。而位於阿特部和奚結部之間的覆羅部也參與了會盟。
八部會盟,共準同羅斜也為鐵勒大酋長。
諸部之中,白霫本就是同羅部的小弟。斛薛、阿特、奚結三部實力弱小,自然是誰強大便倒向誰,最初的韋紇,後來的拔也古,再到現在的同羅,也屬正常。
僕骨部在拔也古部幾乎滅亡後也不敢與同羅部爭鋒,俱羅勃也因為地理位置倒向同羅部,參加會盟也可以讓人理解。
唯有覆羅部,因為之前埋伏大隋,被大隋擊敗。大隋不念其過,儲存了其傳承,並讓覆羅部加入到獨洛水聯盟之中,可謂是恩深似海。可覆羅部不念救恩,眼看形勢不對,轉頭便倒向同羅部,直接使得已經沒落的獨洛水聯盟分裂開來。
鐵勒聯盟重新建立後,為了樹立威望,同羅斜也便將目標放在了弓盧水以北,同羅部舊地的蒙陳部。
獨洛水七部,唯有蒙陳部是大隋幫著重新復興的。
蒙陳部早年便在草原爭霸的過程中逐漸沒落,部眾流失,沒有草場。黃明遠在定北城會盟時,將弓盧水以北的同羅部草場劃給蒙陳部,才使得蒙陳部有了一個可以立足的地方。
可以說若非大隋相助,該部怕是會逐漸湮沒於歷史之中。因此蒙陳部對大隋極為忠誠。
同羅斜也將鐵勒聯盟建立後的第一個目標列為蒙陳部,所考慮的也極多。一方面是為了奪回弓盧水以北的同羅部舊地,另一方面也是打擊大隋在草原的威望。
大隋若是連死忠蒙陳部都保不住,還能保護其餘諸部?
殺人誅心,同羅斜也這是要徹底將黃明遠在草原上建立的威勢連根拔出。畢竟大隋雖然強大,但很難時時出擊草原,只能依靠草原上投奔大隋的各部落管理。如果原來的小弟紛紛背叛,又如何再插手草原之事呢?
不得不說,同羅斜也這一步直接打到大隋的腰眼之上。
蒙陳部畢竟復興時間短,實力在獨洛水七部中墊底。同羅部大軍來襲,蒙陳部首領蒙陳闔立刻向其他聯盟部落求援。
獨洛水聯盟,很重要的一個作用便是七部之間,共同進退,共同出兵抵禦來自各個方向的敵人。
按照約定,鐵勒聯盟出擊蒙陳部,其餘諸部要派兵支援。
但此時同羅部銳氣正盛,而聯盟諸部的爸爸大隋卻是自顧不暇,阿跌幾部平日裡躲同羅部還來不及呢,誰又敢去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