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感做了短暫的猶豫之後,最終還是決定要打。

李子雄大驚,他不明白楊玄感為什麼在明知道必敗的情況下還要以卵擊石,因此他再次規勸楊玄感,試圖說服對方不要感情用事。

楊玄感看著遠方,對李子雄說道:“李將軍,你說得我都懂,可我不能走。我三軍將士捨生忘死地跟隨我起兵反隋,就是因為我承諾過要給他們一個未來。可惜楊玄感無能,自黎陽起兵以來,屢戰屢敗,最終到了今日的地步,實屬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可這些將士,仍舊沒有拋棄我,仍舊我為奮力拼搏,這個時候,楊玄感怎麼能夠拋棄他們,一走了之。更何況那裡面還有我的兩個弟弟,若是楊玄感連自己的親弟弟都能拋棄,又憑什麼讓將士們為我效命。”

瘋了,瘋了!

李子雄感覺楊玄感就是瘋了,這個時候,是意氣用事的時候嗎?

李子雄還想再勸,被楊玄感阻攔。

楊玄感手持長槊,翻身上馬,對著身後的軍隊高呼道:“諸位將士,隨我一戰。”便一夾馬腹,向著對面的戰場殺去。

“殺!”

此時的楊玄感不再是那個試著進行算計的梟雄,而只是一個拼命的武將。直到這個時候,楊玄感才對得起他一身的天賦。其身後計程車兵也為楊玄感所振奮,一個個如下山猛虎一般,撲向隋軍。

楊玄感的大旗飛揚,向著戰場迫近。

遠處的黃明遠望著這戰旗也是相當吃驚,黃明遠不得不承認,今日的楊玄感超出了自己的想象,雖然其能力未必足以成為一個梟雄,但其心智,其心性,確實在某些時候,足以證明他的優秀。

當然,黃明遠並不會因為對楊玄感的讚歎而留手,反而越發打定主意要殄滅對方,所以今日楊玄感註定了只會是一個悲劇英雄。

黃明遠一揮令旗,命令中軍齊出,向前殺去。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

雙方士兵從山溝中、叢林裡、官道上殺出,互相瞪著噴火的眼睛,狠狠地撞到了一起,開始了絞殺。

隋軍的騎兵因為受地形限制,無法展開,決戰的主力是步兵。

高聶帶著千餘步兵,組成長矛陣,向前突刺,其身後便是弓弩隊,雙方配合,收割敵軍。

長矛犀利,每一刺都帶走無數的生命。而楊玄感也是發了狠,讓人扛著盾牌,向前衝殺。後來眼看盾牌兵不管用,竟然也調集長矛手和隋軍對刺。

雙方在狹窄的道路上,一矛一矛的來回對刺。前面的矛手死了,後面的矛手補上位置,接著往前突。

地上佈滿了雙方的屍體,雙方的長矛手便踏著前排的屍體繼續向前,死不退後。

此時荊山之上,鼓聲轟天迴盪,喊殺聲震撼山谷,沒有戰術詭計了,也沒有退路了,只有鋼刀相搏,血肉拼殺。

雙方你死我活的戰鬥,就這樣從清晨打到了中午,小小的荊山之上,成了雙方慘烈的絞肉機,鮮血染紅了山谷,山間幾乎全塞滿了雙方的屍體。

楊玄感親自帶隊衝鋒,死戰不退,血染盔甲。血戰了一天,他也撐不住,拄著長槊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氣。他已經拼命了,可為什麼隋軍還是那麼多?

儘管叛軍拼死一戰,但隋軍在兵力上佔有優勢,打到最後,雙方筋疲力竭,損失慘重。實力更弱的叛軍終於支撐不住。

叛軍如此拼命也是靠得楊玄感帶起的一股血勇之氣,但卻不是長久之計。當這一波血勇之氣消耗殆盡之後,他們便只剩下崩潰了。

很快,崩潰的叛軍被隋軍一點點包圍、殲滅,一個接一個的倒下。叛軍的陣型被隋軍撕扯的四分五裂,戰鬥也只剩下最原始的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