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城頭上總攬防務的高聶也是壓力很大。

看著城下不住地張弓搭箭的弓箭手,高聶找到楊智積說道:“大王,我軍非得開門擊破這群弓弩手不可!”

楊智積一驚,開門出擊,可不在之前的設想之中。再說這開門容易關門難啊。

“高將軍,非得如此不能破敵?”

高聶重重地點點頭。

現在已經到了雙方最關鍵的時刻,勝負不過就是那幾息之間的事情,因此根本容不得半分退縮。

楊智積也知道術業有專攻,此非是討價還價的時候,因此看著高聶說道:“將軍且放心,孤必為將軍守住後路。”

高聶乃集中了五百匹戰馬,又召集軍中驍勇善戰之兵五百人,皆手持橫刀、身披重甲,從東門殺出。

此時叛軍的弓弩手就在城門外不過三四十步的距離,人數眾多,幾乎有兩千人之多。

楊玄感本以為城中不過是千餘守軍和一群民夫,並不認為對方有出擊的膽量,因此竟然沒有派遣軍隊護衛這些弓箭手左右。

等到高聶率部突然殺出,立刻便衝入這群弓箭手之中。而沒有防備的弓箭手幾乎如待宰的羔羊一般,只能任由隋軍屠殺。

高聶手持長刀,雙手劈下,直接便將一名阻攔的叛軍斬為兩截。

其身後數百騎兵,也化作滾滾洪流,直接向著叛軍的弓箭手碾壓。幾乎是每一次揮刀,都帶走一名弓箭手。而毫無防備的弓箭手,或是直接被騎兵衝散,或是直接被騎兵踏翻,然後碾壓成肉泥。

一時場面極為殘忍。

陣後的楊玄感大驚,急令指揮攻城的趙懷義率軍救援。看著傷亡慘重的弓箭手,楊玄感的心都在滴血。這是他為數不多的弓箭手,要是全折在這裡便完了。

正指揮部隊攻城的趙懷義接令之後也趕緊率部往城門趕。

此時高聶看著向他們靠近的援軍,心知這個時候,不宜久戰,只得擒賊先擒王,因此一勒戰馬,直奔趙懷義衝去。

趙懷義還在馬上,高呼“城門,城門!”

此時便聽聞陣前一陣呼叫,趙懷義匆忙回頭去看,卻是一道寒光從眼前閃過,皆是便是脖頸一疼,就不知事了。

原來高聶一馬當先,趁著趙懷義不備,直衝到其陣前。

高聶一人一馬一刀,於眾人面前斬殺了叛軍大將趙懷義。高聶殺人之後也不戀戰,一勒戰馬,調頭就走,只剩下趙懷義已經無頭的屍體和望著趙懷義屍體發愣的叛軍。

沒了趙懷義指揮,救援計程車兵也亂了套,各自都不知該幹什麼。竟然還有人指揮已經登城計程車兵下城救援弓箭手的。

高聶帶著數百士兵衝亂了這些弓箭手的陣型,又大殺了一陣,眼看楊玄感本部的援兵終於趕到,高聶便下令返回城池。

楊玄感本部騎兵也殺到,縋在高聶所部身後。

幸好楊智積早有防備,在城門處部下了一批弓弩手,又用刀車擋門,才擋住對方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