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願者上鉤(第1/2頁)
章節報錯
程名振帶上劉霸道的信,連夜趕往劉霸道軍中。
此時“阿舅軍”失了劉霸道,已經炸開鍋了。從戰場上逃回來計程車兵彙報,劉霸道已經被隋軍生俘。眾人又驚又懼,劉霸道的一眾親信更是如喪考妣。所有人都清楚,劉霸道落到隋軍手中,其下場可知。
隋軍如此強大,無論是去救援還是為劉霸道報仇,眾人都沒有想過。實在辦不到,就不要自尋煩惱。
擺在眾人面前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接下來“阿舅軍”該何去何從。
是重新選出一個老大,還是大家散夥。
“阿舅軍”雖然有數萬人,但多是裹脅的百姓,實際上能打仗的部隊就那些。往日劉霸道靠著手中的騎兵壓制眾人,現在這支騎兵跟著劉霸道一起覆亡。
除了劉霸道,眾人沒有誰能絕對壓制其他人,分崩離析已在眼前。
“阿舅軍”剩下的勢力主要由四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劉霸道的親眷,領頭的是劉七。不過這些人主要在騎兵中,傷亡慘重。
另一支是劉霸道的老部隊,由大將管樓指揮,這時最早跟著他造反的部隊,部隊實力比較強勁。
還有兩支,一支是楊公卿部,另一支是石秪闍,都是後來加入劉霸道的武裝力量。各自擁有很大的獨立性。
眾人各有各的想法。劉七自然希望自己接過劉霸道的位置;而楊公卿希望拉出去單幹;石秪闍跟王薄、孟讓等人關係不錯,準備前去投奔王薄;至於管樓,則一時沒有意見。
正當眾人爭議不斷,沒個結果時,程名振便帶著劉霸道的信,來到軍中,還給眾人帶來一個驚人的訊息,劉霸道降了衛公。
那不是阿貓阿狗,那是衛公,是河北百姓心中的神。
劉七、管樓當即便表態支援劉霸道的決定,而楊公卿和石秪闍則有些猶豫不定。不過楊公卿倒是願意跟著衛公,他一直覺得當盜匪沒什麼前途,還是得當隋軍。
程名振是衛公的義子,他來軍中勸降,分量還是很重的。楊公卿很快也選擇了支援。石秪闍倒是不願投降,但他一個人孤掌難鳴,沒有辦法,只得同意了此事。
不管四人心思如何各異,但總算願意投降。
到了第二日一早,張文迅便率領五千人馬趕到了此地。
張文迅大半夜接到宋思明的求援信,魂都嚇飛了。若是衛公府上的郎君、娘子出了一點事,他就是以死謝罪也無法贖罪。
他當即帶著五千人馬趕來。
到了駐營地,眼看眾人沒事,還準備招降這夥叛軍。張文迅不得不嘆道,這群爺真是膽大包天,不知道這些叛匪都是什麼樣的主,還敢招降他們。
張文迅不敢留黃維周等人,便立刻要送眾人前往天津,此地的事情留給他解決。
黃維周這會如何會同意,張文迅擺明了把他當小孩子,令他很不滿意。他本來想做件大事,如何能虎頭蛇尾,他是說什麼也不願走。張文迅也擰不過這位爺,只求陳長史趕緊派人來處置這的事。
有五千隋軍到來,黃維周等人的安全便有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