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給侯文師的信之後,朱燮便回到了錢塘城北門的城防指揮部。這些日子,朱燮吃住都在這裡,緊盯著北門的防線,唯恐有絲毫的疏漏。

關於侯文師勸降的事情,以及他今日在皇宮之中的遭遇,朱燮怕引起混亂,沒敢與底下人說,只是和心腹將領孫焦談了一下此事。

孫焦聽了皺著眉頭,也是無奈。現在明擺著朱燮已經被劉元進所懷疑,即使朱燮本人問心無愧,可雙方之間實在經不起猜忌。

孫焦其實也看不上劉元進,在他看來,劉元進就是一個草寇,其能力實在是一言難盡。因此孫焦便試探著說道:“大王,事已至此,看來天子對大王的懷疑怕是無法消弭了。天子的能力,對於恢復江南,實在是差了點,今侯文師寫信與大王,大王何不順水推舟,暫時蟄伏於隋軍之中,等待時機,再圖大業。”

雖然孫焦說得很委婉,但就是勸朱燮投降隋軍。

朱燮聽後怒不可遏,指著孫焦斥罵道:“孫焦,你也想跟侯文師一樣,叛降隋軍不成?我江南子弟,與隋軍仇深似海,吾志圖復興江南,九死其猶未悔,寧死也不叛降隋軍。”

孫焦被朱燮罵了一頓,也沒再說話。二人相識數十年,同在謝異手下學藝,關係莫逆,朱燮倒是沒覺得孫焦會背叛他。

不過在朱燮看來,這些都是侯文師的勸降信引起的人心不穩。看來到了明日,他要招眾將前來,收攏一下人心了。

而孫焦看著神情堅定的朱燮,知道他和老師謝異一樣入魔了。能復興江南雖然好,但也不能所託非人吧。

到了大半夜,天色已晚,疲憊一天的朱燮剛靠到榻上歇息了半個時辰,便有宮中的內侍匆匆前來,招朱燮進宮。

朱燮顧不得歇息,卸了戰甲,換上朝服,便跟著內侍匆匆進宮了。

孫焦建議自己帶著親兵一路護衛朱燮,但為朱燮拒絕。這點道路,用不了多少人護衛,孫焦還是留在北門守城吧。

朱燮一路進了劉元進的皇宮,宮中漆黑一片,鴉雀無聲。朱燮走在路上,心中格外發悸。不過這皇宮他也不知道來過多少次了,也沒什麼變化,對此他自是以為自己這些天太過勞累,好好歇歇便是,並不放在心中。

內侍引著朱燮一路到了安泰殿,這裡原是太守府內一處別院,多用作倉庫。後來劉元進稱帝之後,便將其命名為安泰殿,作為皇宮的武庫。

朱燮吃了一驚,往日議事,不都是在正殿,怎麼來了安泰殿,難道是要演武。

朱燮不著痕跡地詢問著內侍,那領頭的內侍只說天子在安泰殿等著吳王,吳王切莫晚了。至於其它,此人則閉口不提。

穿過長長而陰森的配殿長廊,眾人終於來到安泰殿。

那內侍送朱燮進去,然後便出了院子,隨手鎖上了大門。

朱燮進得院內,並未見任何人,正吃驚呢,便聽見甲冑、兵器的聲音,朱燮吃了一驚。

這時大殿兩側的走廊後面,突然衝出一大批全副武裝計程車兵,手持刀劍,將朱燮團團圍住。

此時大門的正殿開啟,劉元進和諸葛殷在天子親軍的護衛下,走出殿來。

看這樣子,朱燮再是遲鈍,也明白是針對自己啊。劉元進這是要給自己來一出“未央宮斬韓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