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克定延陵(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南的叛亂如火如荼,很多大的賊匪勢力開始合流。位於晉陵的朱燮和曲阿的陸凱兩部,也已經在晉陵完成了會師。
朱燮是一眾造反之人中腦子最清醒的,也是目標最明確的。
朱燮出身世家大族,又接受過正兒八經的世家教育,通時事,曉實務,不是那群盲目造反的泥腿子可以比的。他很清楚他們雖然在江南鬧得起勁,但本質上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當初他的師父謝異的起事難道不比這更大嗎?朝廷的援兵一到,江南百姓的起義便瞬間瓦解。而若是想不為隋軍所剿滅,必須將隋軍擋在長江以北,依靠長江天險與隋軍對峙,然後才有更多的發展時間。
朱燮便和陸凱商量,北上攻打延陵,阻斷大江。
陸凱與朱燮相善,二人皆是世家大族出身,他往日有事也多從朱燮,因此便聽出朱燮的建議,率部北上,攻擊延陵。而朱燮則分出部分兵馬,交給其弟朱朗,使其與陸凱同往。
陸凱出身吳郡陸氏,本應該與黃明遠有些關係。但陸家自陸瑁(陸遜之弟,前文講過,陸遜一支已經絕嗣)、陸績之後傳承了近四百年,枝深葉茂,子嗣眾多,相互之間也並沒有太深的聯絡。
陸凱這一支定居曲阿,也算當地豪強大族。
陸凱本人更是美姿容,志氣倜儻,江南群盜無不以其為首,陸凱本人也成了江南有名的遊俠。
這一次陸凱趁亂而起,佔據了要地曲阿,隊伍很快便發展到兩萬多人。其部再加上朱朗所部近萬人,便向延陵而去。
位於延陵的虎牙郎將趙六兒,是宇文述舊部,素與歐彥不睦。其雖只是一個虎牙郎將,但督兵萬人,盡是北地精銳,比歐彥、王增辯、元祐三人的兵馬都多。因此趙六兒常驕矜自得,目空一切。
江南動亂,歐彥傳令他南下討賊,趙六兒雖然看不上歐彥,倒是覺得這是一個機會,若是能平定江南之亂,他便可取討捕使的位置而代之,也不用做這個不上不下的虎牙郎將,因此趙六兒便督率三營人馬南下。
延陵一帶,群山環繞,地勢險要,為江南之屏障。從延陵往南,一路地勢平坦,河網密佈。
趙六兒所率之兵,盡是關中府兵,雖然精銳,卻並不熟悉江南水鄉作戰的模式。
眾人一路馳奔到張官渡,這裡是當年漢末孫策擊敗張英之地,地勢險要。
趙六兒頓兵於此,便準備渡河。
一路南來,趙六兒也是氣惱,這江南到底是個什麼地方,怎麼到處都是河流,過河實在太麻煩了。
趙六兒令大將胡續率兵先渡,而他便找了一個陰涼處納涼,準備最後過河。
此時趙六兒不知道的是,河對岸早有賊匪在等著他了。
陸凱率近三萬人馬一路疾馳,便有前軍來報,延陵的隋軍已經南下。陸凱聽了大喜,延陵隋軍近萬人,且守備堅城,他正不知道如何破敵。此時隋軍南下,倒像是自尋死路。
陸凱便和朱朗商議,可率兵伏擊隋軍,到時候必能取勝。
然朱朗卻不像陸凱這般樂觀,他認為自己這群部隊,盡是剛招募的農夫,沒什麼戰鬥力,若是野戰,未必是隋軍的對手,即使伏擊,也未必得勝。
陸凱自恃勇武,堅持要進行伏擊。因此二人便商定,在曲阿城的北側一帶進行伏擊。這裡背靠曲阿城,一旦伏擊失敗,也能順利逃回曲阿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