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整個戰場之上,除了乙支文德列陣之後,再無能抵抗的高句麗軍隊,黃明遠遂下令打掃戰場,然後撤回營中。

乙支文德似乎也為隋軍的停止攻擊而鬆了一口氣,目送隋軍離開,這才退回城中。

這一戰隋軍殲敵兩萬餘人,大大打擊了高句麗人計程車氣。而這對於高句麗軍隊來說卻是最可怕的,因為這數戰下來,高句麗對於隋軍的恐懼與日俱增,之前薩水之戰提升計程車氣早就沒了。

乙支文德也是無奈,他終於知道姜以式在遼東城的感受了,打又打不過,守又守不住,實在是讓人崩潰。

而高句麗軍中,最痛苦其實不是乙支文德,而是梅龍。

這一戰三萬梅家軍折損過半,梅龍的二弟梅文也戰死,梅家軍元氣大傷。等到隋軍將包括梅文等高句麗將領的腦袋掛在轅門外示眾之後,梅龍的忿恨就更加強烈了。當然他除了恨隋軍,更恨乙支文德。

戰後,損失慘重的梅龍顧不得整點軍隊,便衝到乙支文德面前質問乙支文德為什麼不救援其部,導致其部慘敗。

乙支文德再是性格謹慎低調,大小也是個元帥,顧忌到淵太祚他不敢怎麼處置梅龍,但也不會讓眾人看他的笑話。

“你平時不是自詡天下無敵嗎?號稱打得隋軍屁滾尿流,如何還要別人去救援?”

乙支文德直接讓人將梅龍轟了出去。

梅龍憤憤不平,若不是被同為將軍的孫祐拉扯住,他怕是會大鬧中軍大帳。但即使如此,梅龍也忌恨住乙支文德,於是也不向乙支文德稟報,直接率部出了白巖城,來到城外大營駐紮。

此時梅龍為了報復乙支文德,便向姐夫淵太祚去信,奏報乙支文德與隋軍勾結,似有反意。若是讓乙支文德故意失陷了白巖城,則高句麗危矣。對於梅龍或者是大部分世家來說,乙支文德到底有沒有勾結隋軍並不重要,扳倒乙支文德,趁機從嬰陽王高元手中奪權才是最重要的。

梅龍仗著家族勢力,又秘密聯絡軍中一些世家將領,一起聯名給高元告狀,誓要將乙支文德掀翻。

······

當然這些鬥爭暫時還改變不了白巖城的局勢,但種子已然種下,而乙支文德的命運也已經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看嬰陽王高元和淵太祚的博弈了。

雙方休息一夜,第二日一早,黃明遠乃下令攻城。

這一次因為白巖城的地理位置,若是想再如遼東城一般卻是不可能,因此黃明遠只得打造雲梯、衝車等物,開始常規性攻擊。

不過白巖城外三道壕溝,三道柵欄,還有弓箭手陣、投石車陣對於攻城軍隊威脅實在巨大。

黃明遠此時從周圍城池中抓獲的高句麗族人便派上了用場。

高句麗是個國家,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今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政權。其國人主要是濊貊、扶余人和漢人,後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鮮遺民及三韓人。而高句麗人是一個民族,其族人並不多。

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其民族問題同樣尖銳。而黃明遠在遼東一直奉行的策略便是打擊真正的高句麗族,而拉攏其他各民族。實際上在遼東地區,漢人的比例並不少,再加上鮮卑人,足以掀起一場巨大的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