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個女子昨日得了黃明遠的救助,想著離城不遠,便連夜來到城裡,想用這玉佩換點糧食。可是這世界上不只是有窮人,還有惡人。

馬上便有看到的潑皮無賴來搶奪她的玉佩。

這女子當然爭不過那潑皮無賴,最終玉佩被對方搶走。這女子此時伏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僅有的一點生機也沒了,女子滿是絕望。

在這個沒有秩序的時代裡,或許武力是唯一的分配因素吧。惡人大庭廣眾之下搶奪女子的財物,不就是因為這個時代已經失去了秩序了嗎。

上有不斷的天災,有苛雜的賦稅,有繁重的勞役,有剝削的貴人,有兇暴的官吏,有殺人的官兵······下有兇殘的土匪,有惡毒的潑皮,有一日高過一日的糧價······

老百姓該怎麼活下去。

這世道,好人也被壞人逼得成了壞人了。不成為土匪、叛軍行嗎?

“這世道,若是有一天你認識的那個與人和善、樂善好施、正直好義的人突然便成了妖魔鬼怪,你要相信,那是這個世道逼得。”

黃明遠終歸不能無動於衷,正想讓雄闊海出手,這時一名少年看到此事站了出來,三拳兩腳便打倒了那個潑皮無賴,從對方手裡奪得了玉佩,交給了女子。那女子見玉佩失而復得,滿是歡喜,千恩萬謝的離開了。

或許她可能還是保不住那塊玉佩,也未必能用它換來糧食,甚至可能再次引來惡人的覬覦,導致更大的災禍,但這通通一切,都不是我們見死不救的理由。

那少年要離開,黃明遠讓雄闊海上前叫住了那個少年,問那個少年的名字。

那少年見到黃明遠一行人,各持刀槍,有些打怵,此時看到黃明遠有些和顏悅色,便自言名叫程名振,本縣人,是個遊俠。

程名振出身庶民,父親早逝,只有一個寡母。廣平程氏很有名望,但他除了程姓,跟廣平程氏的大宗也沒什麼關係。

他年紀不大,卻功夫了得,仗著一身武藝,小小年紀成了平恩縣的遊俠頭目,實際上他也才十五歲。

程名振?

黃明遠只覺得這個名字有些熟悉,但是記不起到底是誰了。不過他能見義勇為,還不貪人錢財,也算是一個義士。

黃明遠總覺得他應該是往後哪個名將,便收了他作為義子。

程名振小小年紀,卻也不傻,黃明遠一看就是大人物,他無根無萍,難道就此一生做個遊俠。此時抱住黃明遠的大腿,來日才能有得前程。

因此這程名振立刻跪下拜黃明遠,呼作“義父”。

黃明遠讓人給了他一匹馬,又讓人送他家眷回了鄒山,便帶著他一起前往幽州。

這一路北上,流民無數,黃明遠也收了數百名十五六的孩童,以作為童子軍。這些孩童,雖然此時一個個都面黃肌瘦,但若是稍加培養,便是一群忠誠可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