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災民慘相(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時年關將近,天寒地凍,可黃明遠領命之後第二日,便啟程前往幽州。
此次出征高句麗,勢必要以幽州總管府軍為主力,但黃明遠從未在幽州任職,與當地官兵也不熟悉,需要一段時間來掌握各部。
臨別之際,黃明遠還是親自前往皇宮去面見楊廣,與楊廣訴說了山東諸地大旱,民不聊生,流民四起的事情。為了讓楊廣聽進去此時,黃明遠著重說了流民的危害,謹防這些流民為奸人所用,禍亂地方。
也不知道這些話楊廣到底有沒有聽進去,反正最後他答應黃明遠會留意這些事情,命令各地賑災,讓黃明遠放心。現在也只有黃明遠的話楊廣勉強可以聽進去,黃明遠更是不敢過於逼迫,以防楊廣產生逆反的心思。
從孟津過了黃河,已經看不到洛陽城了,只有邙山遙遙在望。
今日一別,也不知道何時能再回到洛陽,這是自己浸潤了無數心血的地方。黃明遠已經打定主意,不再回洛陽朝廷繼續浪費時間了,而今亂世將至,他也該為了自己的命運而籌謀了。
黃明遠冒著風雪,一路北上,沿途見到盡是百姓的慘狀。整個官道兩旁,倒斃了大批的屍體,千里之地寂無人煙,連雞鳴之聲也聽不到了,正是滿目瘡痍,荒涼悽慘的景象。
沿途但凡能見到的流民,一個一個或是兩眼麻木無神,或是滿含仇恨與怨怒。
這些流民,見到官兵也不畏懼,甚至還試圖衝擊官軍的隊伍劫掠糧食。其實成為流民,也就不算是個人了,眾人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哪還管對方的身份。
黃明遠也無數次見到沿途人吃人的慘狀。
沒有糧食,樹皮、草根也早就掘地乾乾淨淨,連觀音土都搶不到,眾人為了活命,根本是無所不用其極。
這時不少人便把目光放到了遍地倒斃的屍體之上。只要能吃了活命,誰還管是不是人肉。至於人性,在飢餓面前,早就被丟的一乾二淨。
至於後來,大家都吃屍體,人肉也不夠吃了。不少人便成了盜賊,搶奪活人去吃,以嬰兒、幼童、少女最為暢銷。至於那些沒本事又想活下去的,只得相互之間交換子女、妻子食用。
黃明遠也只是在書本上見過易子相食的慘狀,可今日這些就真真正正見到自己的面前。
黃明遠心情無比沉重,隋末之亂,天下的老百姓從大業五年的八百九十萬戶直降到唐初的二百多萬戶,十幾年的時間老百姓少了三千萬。往常每每讀到這裡,雖然也曾喟然長嘆,但終歸這在史書裡不過是一個個數字,可到了今時今日,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黃明遠救不了他們。
有時候黃明遠也會想,若是楊廣就此死了,自己扶楊佶登基,是不是還會有後面那麼多慘絕人寰的事情。
為了一個人而犧牲天下人,值得嗎?
黃明遠一路行到洺州平恩縣(今河北省曲周縣),沿途帶的糧食除了供應他們到幽州的以外,黃明遠早就都散給了沿途的老百姓。
可杯水車薪,這也救不了多少人。
不少老百姓見了黃明遠發的糧食都哄搶,很多人勸黃明遠,就是給了這些人糧食,他們也保不住,反而會為了糧食喪命。
但黃明遠卻不管不顧,只要能做到的,一定去做。
黃明遠心中不是不知道這叫做婦人之仁,未必有什麼效果,可是若天下人都用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搪塞自己,又有誰去救這些掙扎的百姓。電子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