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問的有些圖窮匕見了,誰都知道黃明遠是楊廣的心腹,這讓楊廣如何回答。

楊廣斟酌了在斟酌,這才說道:“黃將軍經文緯武,謀勇雙全,忠正老成,是個堪用之人。”

這時候楊廣當然不能貶低黃明遠,因此只撿一些大路邊的話,不過黃明遠之前救了天子,這次有滅了突厥,忠勇二字倒也匹配。

楊堅不做評價,而是有問道:“那你準備怎麼用他?”

楊廣一愣神,連忙反應過來,說道:“黃明遠乃聖人臣子,自有聖人決定其去留,兒子不敢置喙。”

楊堅彷彿沒有聽到楊廣的話一般,長嘆了一聲道:“可惜他才二十餘歲啊,古往今來,這個年紀能立此功業者,也就只有霍去病了。”

楊廣低著頭,也不敢說話。

楊堅這才說道:“朕老了,以後黃明遠還是你的臣子。”

楊廣忙說道:“聖人洪福齊天,萬壽無疆。”

楊堅冷“哼”一聲,不置可否,反而說道:“黃明遠與宇文述有仇?”

楊廣不知道楊堅的意思,只得掩飾道:“黃將軍只是與宇文將軍有些誤會而已,說開了也便是了。”

楊堅冷笑道:“殺父之仇,奪妻之恨,若這也是誤會的話,那天下人也便沒有仇怨了。”

楊廣臉上立時尷尬起來,沒敢多說。

楊堅又說道:“我準備立昭兒為皇太孫,不再兼任左衛大將軍,這個位置留給宇文述,以後宇文述就要穩穩地壓黃明遠一頭,你可明白?”

“兒子明白!”

說完,楊廣在後知後覺地聽到楊堅話中的三件事,尤其是第一件事,立皇太孫,這對於楊廣震驚太大了。

看楊廣有些恍惚,楊堅不悅地說道:“北伐昭兒才是主帥,難道不賞?皇太孫之位酬其勞,正是應當,此是你莫要再問。”

這時楊廣有些明白楊堅為什麼同意他去祭祀泰山了,若是楊昭成了皇太孫,他的身份會很尷尬,甚至連兒子的威望都不如。祭祀泰山也是表明天子對他的肯定,不使有心人作亂。

楊廣忙說道:“兒子遵命!”

楊堅再說道:“黃明遠太年輕了,又有大功,若是沒有鉗制,便會生出禍害。你要好好用宇文述鉗制黃明遠,勿使其驕縱成禍,這樣才能穩定朝局,一切掌握其中。而且你要把黃明遠放在身前為用,十年之內,勿使其領兵出戰。但使黃明遠有不臣之心,必要除之。”

楊廣心中一震,立刻叩首道:“兒子聽命!”

楊堅又說道:“此戰之後,必有許多人拉攏黃明遠,其他人無妨,但黃明遠若是與關隴世家攪和到一塊,必殺之。”

“諾!”

看到楊廣有些不解,楊堅說道:“黃明遠出身不高,關東、江南世家數百年貴胄之身,骨子裡早就自視甚高,即使和其結好,也不會真心接納他。但關隴世家不一樣,這些人大多都是這數十年來崛起之人,對個人的出身沒那麼多成見,他們若和黃明遠勾連,則危害甚大,出現下一個朕也未可知,你可明白?”

“兒子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