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祭祀結束之後,黃明遠剛返回自己的中軍大帳,長孫晟便急來尋黃明遠,言蘇孝慈已經不行了。

蘇孝慈雖為大軍長史,其實並無實權,實同流放,乃楊堅故意使其不堪顛簸而早死之計。大軍自出塞以來,蘇孝慈果然是日漸虛弱,黃明遠每觀其身體每況愈下,都擔心他會出師未捷身先死,沒想到他竟然能夠挺到今日。

雖然此前黃明遠並不熟識蘇孝慈,只知道他是慜太子楊勇的心腹,一位楊廣恨得咬牙切齒但也不得不敬畏的人。可是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黃明遠不得不對蘇孝慈產生一絲敬穆。雖然雙方分屬不同的陣營,但這是一位真正德才兼備之人,是一位像高熲那樣的君子,值得所有人尊敬。

等到黃明遠趕到蘇孝慈榻前之時,蘇孝慈已經在大口吐著鮮血,痛苦異常。黃明遠趕緊上前握著蘇孝慈的手,低聲問道:“蘇公可還無恙。”

又轉頭看向楊慶等人,急忙問道:“大夫呢?趕緊給蘇公診斷。”

蘇孝慈強忍著病痛折磨,說道:“元帥勿念,常言道‘大夫救病不救命’,我已經是病入膏肓,藥石無救,實在不是人力能救治的,元帥切莫責備眾位大夫。”

黃明遠悲痛地說道:“蘇公放心,軍中缺不得蘇公,還需要蘇公坐鎮,蘇公必可安然無恙。”

“元帥,老夫的病老夫清楚,切莫再安慰我。老夫活了六十有五,不畏死也。”

此時蘇孝慈強說了幾句話,口中便開始湧出鮮血,黃明遠急忙幫他擦掉。

“蘇公安心,明遠知之。”

卻是希望蘇孝慈不要再說話。只是蘇孝慈強忍著病痛的折磨說道:“元帥且聽我一言,元帥大才,孝慈能隨元帥北伐草原,翦滅突厥,死而無憾矣。唯難放下者,願元帥能看在老夫拳拳之心,他日若是可能,留慜太子一脈,祭祀香火。”

“先生放心,明遠必勉力為之。”

蘇孝慈聞言,再無牽掛,嘴角含著笑意,溘然長逝。

蘇孝慈的履歷比常人想象的更厲害,其出身扶風武功,本姓拔略,是歸化胡人。他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親信,兩次出使北齊,統領過禁軍,隨周武帝滅亡北齊。入隋之後,他先後擔任過太府卿,兵部、工部、民部、刑部尚書,修過關中漕渠,可謂是天下少有之全才。

蘇孝慈的悲劇乃他是楊勇的心腹重臣,而楊勇失敗,所以其晚年之際幾次顛簸,意向難舒,直到身死。

或許蘇孝慈已經猜到楊廣不會放過楊勇的子孫,這臨死之際,尤不忘向黃明遠哀求。而黃明遠雖然答應,也不過是讓蘇孝慈走的安心。楊廣的決心,黃明遠亦無法干涉。

帳中眾將皆沉默不語,唯有其子蘇會昌抱著父親的屍體嚎啕大哭。

因為蘇孝慈身子不虞,蘇會昌擔憂其父生死,這才陪著其父遠赴沙漠。今日蘇孝慈病故,其子陪在身邊,也算是一種安慰。

蘇孝慈的喪事肯定要回京之後再處置,黃明遠命人打了一具棺材,盛其屍體。又應蘇會昌所請,替蘇孝慈寫了一篇祭文。

軍中為蘇孝慈之死廢事一日,以蔚其靈。

······

又過了一日,梁默從北方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