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誓師出征(第1/2頁)
章節報錯
六月一日,豐州九原城。
天高雲淡,晴空萬里。
今日是十餘萬大軍誓師出征的日子。整個隋軍共計十二萬人之多,再加上十餘萬民夫,共計二十餘萬人,號稱四十萬大軍。
旌旗獵獵,戰鼓雷鳴。
十餘萬將士雲聚城外,如山如海,如雲幕遮天。
大軍主力騎兵各半,幸好楊昭給大軍弄來了近六萬匹馬,基本保障每個步軍都能有馬匹代步。北伐大軍都是北地健兒出身,雖然是步兵身份,但不會騎馬的反而不多。
到了辰時正,正是出兵吉時,軍營之中,鉦鼓號角之聲,震天動地地響了起來。
城西早就築臺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諸將分裂左右,太常少卿裴蘊主持出征祭禮,請楊昭登壇。
此時的楊昭雖然是名義上的主帥,但該遵循的禮制卻不可廢。
楊昭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四方將士雲集,整個大軍的身影一直順延到天邊,而望不見邊際。
楊昭高聲說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突厥胡虜,不尊天命,不奉王化,乘釁縱害,禍連北地,虐流百姓。此突厥之胡虜,非戮之而不足以揚大隋之威。然大隋天子有好生之德,不欲使草原百姓罹受戰爭之禍殃,遂曉諭草原南北之百姓,棄暗投明,迎奉王師,否則天兵驟至,俱為齏粉。
吾奉將士,奉天子之命北上,當為王前驅,奮武向前,齊心戮力,功赴國是,以致臣節,必無二志。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楊昭言必,有人牽過一匹白馬。楊昭接過一柄鋒利的橫刀,橫刀斷首,鮮血濺到了旗杆之上。
眾將士立刻高呼“萬勝!”
“萬勝!”
連一向平和的楊昭也血氣慷慨,熱淚盈眶。
接著楊昭宣讀天子詔令,然後喚黃明遠登臺。楊昭代表天子登臺拜將,拿著斧鉞的端首,把柄交給了黃明遠,表示將節制軍隊的權利全部授予他。黃明遠接過天子的聖旨與大軍帥印,宣告了對大軍的掌控。
其實拜將一般是給主帥的儀式,不過楊昭也就是名義上的主帥,為了樹立黃明遠的權威,保證令行禁止,楊昭仍然決定將儀式的主角讓給黃明遠,這才有了眾目睽睽之下的授權副帥。
再然後楊昭下壇,只留下黃明遠一人。
黃明遠一身甲冑,腰懸橫劍,北地的風吹得頭盔上的紅纓來回飄蕩。黃明遠握著劍掃視了諸將一眼,含光射電,威風凜凜。
“今日,我要帶你們北出草原,直搗突厥汗庭。是天賜予你們此次富貴,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黃明遠聲如洪鐘,雷霆萬鈞,他的話剛說完便贏得眾人的歡呼。
黃明遠擺擺手,接著說道:“突厥人統治了草原近一甲子,滅國無數,各種奇珍異寶堆積如山,光黃金就有十萬斤之多。此戰若勝,突厥牙帳一甲子的積蓄,一半入國庫,一半都分予爾等。”
眾人連呼吸都要屏住了,不由得高聲歡呼,響徹雲霄,哪還有之前的患得患失。
其實黃明遠也不知道突厥牙帳有沒有錢,至於什麼十萬斤黃金更是胡謅的。奈何全軍將士對於出征草原有畏懼之心,黃明遠別無他法,只得物質刺激,最快的激起眾將士的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