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毗,字景和,安定烏氏人,曾當過十一年的西寧州刺史。

梁毗見楊素專權,直接上奏彈劾:“左僕射越國公素,幸遇愈重,權勢日隆,紳之徒,屬其視聽······下無事,容息異圖;四海有虞,必為禍始······王莽資之於積年,桓玄基之於易世。”

梁毗雖然不是明朝的言官,但這給人定罪的水平已經不下於明朝的言官。

他直接彈劾楊素作威作福,禍害下,就要成為下一個王莽、桓玄了,若是皇帝不處置他,你的位置就要完了。

當然楊素具體幹了什麼壞事,不知道;或者這種彈劾,換個名字,一樣能用,倒是一篇規範化、普遍化的格式文。

奏表送上去,楊堅看後勃然大怒,把梁毗投入監獄,親自審問他,當然也有可能是為了保護他。

楊堅跟梁毗辯論了半,梁毗極言“素擅寵弄權,將領之處,殺戮無道。又慜太子、蜀王罪廢之日,百僚無不震竦,唯素揚眉奮肘,喜見容色,利國家有事以為身幸。”意思就是楊勇、楊秀被廢的時候,只有楊素一個人很高興,所以他是一個壞人。

最後楊堅果然不過樑毗,然後就這麼把他放了。

律法定罪的標準什麼時候改成辯論了?

事實上到這裡,不管梁毗到底出於什麼目的的彈劾,其實都像是和楊堅演了一出絕妙的雙簧。

梁毗沒有錯,身為臣子,直言不畏,忠臣也。

楊堅也沒有錯,身為君主,親自與朝臣辯論,既表明自己沒有對楊素過河拆橋,也表明自己納諫之心。

相比之下,唯一一個有錯的,只是楊素的。在眾人眼中,是楊素不知檢點,才引得朝臣攻訐,是楊堅保護了他。

不過此事並沒有完,很快也有不少人跟風上書,彈劾楊素,當然這些彈劾都被壓下,但彈劾之人也沒有受到實質性的處置。但三人成虎,楊堅開始逐漸疏遠和猜忌楊素,或者很多人知道子似乎有些不是那麼完全信任楊素了。

不久楊堅下敕曰:“僕射國之宰輔,不可躬親細務,但三五日一向省,評論大事。”

意思楊素是國家的宰輔,不用事必躬親,隔上幾去尚書省評論審視一下大事即可。

此敕表面上表示優待推崇楊素,實際上是奪下楊素的權力。很快,尚書省內便沒有什麼大事送到楊素的面前。

接著楊堅外任太子左庶子楊約為伊州(今河南臨汝縣)刺史;宗正卿兼給事黃門侍郎判禮部尚書事楊紀遷荊州總管。

楊素是個智者,很多東西看的也很清楚。既然子要剝奪他的權力,他是熬不過的。楊家的人,都是刻薄寡恩之人,他不是不爭,而是在為以後而準備。

百镀一下“天下安康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