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者缺一不可,可是這三者豐州一樣也不具備。白了,這時候提出在普通百姓中掃盲幾乎相當於痴人夢。

所有人都覺得黃明遠是被這些日子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是要打一場有敗無勝的仗。

包括李子孝、陳遠等人,都不支援黃明遠。

榮毗更是認為黃明遠此舉是亂政的行為,若是黃明遠胡亂行事,他就去御史臺彈劾他。

只有黃明遠知道,這做法看似方異談,其實是有成功的例子的。當年國融一次掃盲運動,十年間使全國一點五億人完成了掃盲。雖然現在沒有當時基本條件優渥,但只是在豐州三十萬百姓中掃盲,還是可以進行的。

黃明遠知道這種事不能去壓迫,所以只得盡力勸眾人。

“黃使君,我就不知道你為什麼要開展這樣註定失敗的行動,教給普通百姓識字,你知不知道我等頭懸梁錐刺股,刻苦攻讀幾十年才有今日。”

榮毗越是慍怒,黃明遠越是冷靜。

“榮公,掃盲運動不是將老百姓教育成大家,而是讓百姓識得基本的文字,能夠看得懂官府的公告。榮公為一地官長多年,應該很明白識字的百姓與不識字的百姓的區別。”

與黃明遠坐而論道,榮毗也不枉多讓。

“可那些老百姓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哪有時間去識字?”

“整個農村,大多數的老百姓都在非農忙時節閒在家中,官府可以利用這些空閒時間向老百姓掃盲。”

黃明遠知道,榮毗的意見是大多數饒意見,所以要想讓此策進行下去,必須要服眾人。

“那掃盲之人呢?豐州識字的人就這麼多,但凡能識字的,幾乎都被招募進官府之中,或是在大戶人家供奉,哪有這麼多的人去農村掃盲。”

“用識字的人去教不識字的人,凡豐州境內,不論身份,只要教會一個人常用之字,可授錢百文,多勞多得。那些教人多的,可以褒獎、免稅、減賦、升官、授田,只要有物資刺激,總能讓識字之人願意為官府掃盲。”

“那書籍、筆、墨、紙、硯等東西呢?總不能讓人空著手去學習。”

“這些東西不打緊,我有辦法解決。”

“那什麼人去學?學習畢竟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使君怎麼知道所有人都願意參加掃盲。畢竟很多人年紀大了,不願意再去識字。”

“很多人都知道識字的好處,但凡有機會的,都會盡可能的去識字。除此之外州府還有獎賞,識字者減賦降稅。只要能讓老百姓看到識字的好處,哪怕是最不願意學習的人,也會搶著去識字。”

榮毗聽了,有些搖頭。

“動則談利,實在是有被聖人之道。有如此之心向學,怎麼能學得好。”

黃明遠不以為然的道:“榮公,別這些黔首百姓,就是朝中內外,若是沒有這功名利祿所刺激,又有幾人願意習文寫字。我等若不是知道只有學得聖人之道才能有出息,又怎麼會甘心頭懸梁錐刺股呢?下熙熙,皆為利來。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不是一句空話。”

榮毗聽了一震,過來一會才:“此事亙古未聞,可一旦做成了,也是流芳千古之事,老夫幸能參與此事。既然使君已經考慮妥當,老夫如何不盡綿薄之力。”

百镀一下“天下安康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