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了面面相覷,不敢置信。

有心人看著王達,王達性格貪婪好色,根本沒有彈劾親王的風骨,這種風波根本不是他這種小卒子可以掀起的。去年廢太子一事眾人還歷歷在目,今日怕不是要重起波瀾。

楊堅第一反應就是底下的兒子又在傾軋,他馬上看向楊廣。只見楊廣低著頭,臉色如常,渾然看不出一絲的東西。

楊堅不欲此事變大,不待王達說完,便冷喝一聲道:“賊子王達,爾等竟敢離間朕父子之間的感情,真是好膽,是謂朕之劍不利嗎?”

王達嚇了一跳,忙大聲說道:“臣不敢,臣有證據,臣有證據······”

楊堅哪裡會讓王達再多說,馬上令殿中的侍衛上前捉拿王達,一副要當著所有人滅口的樣子。

王達也是騎虎難下,他哪裡想過楊堅會如此狠厲。

楊廣之前也只是說他會被貶職,而王達想著等到楊廣繼位之後自己肯定會獲得新君重用,這才敢接了此事。王達眼看要是被堂上的侍衛拖下去,知道若是就這麼離開大殿,怕是有死無生。

此時的王達眼看無路可走,也發狠了,他急中生智,竟然當著眾人的面朝著大殿中的柱子撞去。

王達這個人,史書上說他是生性貪婪,視錢如命,曾向不少大臣索賄。不過貪到一定程度,捨命不捨財,為了榮華富貴,他也狠得下心去以命相搏。

金殿之上,眾目睽睽之下,誰也沒有想到王達就這麼撞了柱子。

眾人七手八腳的上前,王達頭部破裂,血流了一地,已經是奄奄一息了。眾人上前捂住他冒血的額頭,王達仍舊在那裡用盡力氣喊道:“聖人,漢王之為,聳人聽聞,不處置不足以平民憤啊。”

忠良之狀,滿朝無不泣淚。

不管之前王達的形象是什麼,此時眾人也不得不嘆道王達忠節。

不管之後王達怎麼,往後無論是誰修《隋書》,這個忠義誠節一欄裡,是少不了王達了。

楊堅站在大殿之上,兩目如欲噴火一樣,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王達敢跟他來這麼一手。

一世英名,毀於一旦啊。往後史書上記載這段的時候,王達是忠臣,不就說明他是昏君嗎?

可是王達在大殿上觸柱進諫,若是楊堅再要處置王達,怕是要背上千古罵名,人心不能丟啊。楊堅心中氣憤滿膺,雙手止不住顫抖,楊廣這次真是太過分了。

在楊堅心中,今日這一幕肯定是楊廣自導自演的。

雖然是楊堅主管臆斷,不過他也沒有冤枉錯人。今日安排楊達彈劾漢王的就是楊廣。

楊廣知道若是他私下裡彈劾漢王,即使是證據確鑿,楊堅不僅不會聽信,反而會以他不友悌兄弟,斥責他一頓。所以這一次楊廣直接安排人在朝中進言,等到事情鬧大了,楊堅也遮掩不了。

當然,楊廣也沒想到王達會觸柱,使得此事無法收場。王達心思太靈敏了,死中求活,將了楊堅一步棋。

楊廣不知道天子已經在忌恨他,還正為自己這步棋暗暗叫好。

一旁的裴矩心中不住地嘆息,說了這麼多,楊廣就是記不住。別在楊堅面前詆譭自己的兄弟,那樣只能激怒楊堅,楊堅未必不會為了幾個兒子的命對付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