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加冠那日,李敏在黃家磨蹭了很久,到最後才邀請黃明遠後日去府上做客。李敏實在太熱情了,黃明遠礙於情面推脫不得,也想趁機著看看李家的狀況,遂答應了此事。

二十日一早,李敏派來接的人就到了黃府門口。

黃明遠雖然來到大隋快二十年了,從江南煙雨到大漠風沙,無論是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也都曾經歷過。哪怕是田間地舍,山嶺野林也都熟悉的很。唯獨這豪門大族的極樂之宴,他還是第一次參加。

年少在揚州的時候,不怎麼愛參和這種場合,一有時間就想著陪楊清兒。等到年長之後,豐州苦寒,號角連天,豐州一群土老帽,哪還有功夫參加盛宴。

不過黃明遠對此好奇的很,再說他也想看看李家到底想幹什麼。吃過早飯,黃明遠就帶著黃明離和黃明襄二人前往李府。

在黃明遠的理解中,這種宴會應該類似於後世的沙龍聚會一般,要是參加的都是一群年輕人也能算個轟趴,應該是個休閒放鬆的地方。撐死了了不起算個海天盛筵,不過估計不會,李家也得要臉面。

但到了之後黃明遠才發現,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

申國公府門口,車水馬龍,不時有各處的世家公子往來應酬。黃明遠本來以為是李敏自己舉行的小規模宴會,沒想到看這架勢,倒像是趕集的。

這得有半個長安的世家公子來聚會吧,有點大朝會的意思了。黃明遠很想問問李家,你們把聚會弄成這個規模,跟楊堅說了嗎?

此時李敏等人早就在門口等候了。李家的年輕一輩的各位郎君,在府門前分頭迎接賓客。

申國公府的主人是李家的第三代第一人李筠,老國公李穆的嫡長孫,其父親李惇為北周鳳州刺史安樂郡公,早死。開皇八年,李筠以嫡孫身份襲爵。

李敏作為李筠的堂弟,又身份地位顯赫,正好負責迎接身份貴重之人。

看到黃明遠到來,李敏上前拉著黃明遠的手,一副老友重逢的樣子。李敏這個人說實話還是有不少優點的,至少在交際上邊總是讓人如沐春風一般舒暢。

黃明遠打量了一下週圍的幾人,李敏接自己還不算慢待。他哪知道這是李敏個人為之的,李家骨子裡可不認黃明遠是哪根蔥。

李敏引著黃明遠進入大堂,沿途引得不少人側目,還有人指指點點。黃明遠倒是熟悉這場面,自己自從進京之後,到那都跟個動物一樣被圍觀個遍。

黃明遠索性也不去管眾人的注目禮,徑直跟著走。

黃明遠的兩個弟弟倒是謹慎的很,沒有黃明遠這種放鬆的自覺,就連往日很是成熟的黃明襄也不自覺得挺直了腰背。

二人畢竟是這個時代的土著,對“五姓七家”的崇敬甚至是畏懼刻到骨子裡。在這個時代,你可以不敬聖人,不能不敬“五姓七家”子,要不然他們的女兒比公主還珍貴了。

就連黃明遠的婚事,裴家人能在黃明遠未發跡的時候就同意婚事,黃明遠是崔家外孫的身份佔了很大比重。

黃明遠拍拍兩個兄弟的肩膀,說道:“五郎、六郎,放鬆些,沒什麼大不了的。跟老家田間地頭找老農們聊天、吹牛沒什麼區別。”

一旁幾個跟隨的李家侍者聽了想笑而不敢笑,心中腹誹道這是哪裡來的一群土鱉。

進入大堂之後,堂中上首坐著幾個老者,看樣子應該是李家的長老一輩的人物。不過讓黃明遠好奇的是這種場合,都是年輕人玩的地方,這群老人家坐在那一本正經跟開會一樣,豈不讓人拘束的很。

各家有各家的習慣,可能就是李家人開轟趴的時候,長輩就喜歡在一旁看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