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比試,周曄也知道離洲的書院內,學生穿麻衣短打的原因。

不是因為熱,而是打架壞了方便換。

他們內裡穿著比較結實的衣物保護隱私,外面的麻布衣服就是一次性用品,不管是訓練結束還是比試結束,都意味著損壞。

那位老師離開時的感嘆還在迴盪,四周傳來討論聲,四洲的書院和諸夏不一樣。

他們還留在書院的學生,在進入中級修煉者之後,還要參與實力考核,透過才允許出去遊歷。

經歷了社會毒打之後,也就意識到單打獨鬥需要絕對的實力才行,他們還不夠資格。

而諸夏是學生覺醒那一刻,就有人開始注意到治療者隊友,或者其他的盾衛、輔助。

這種比試不算,如果是正常情況下,一個隊伍中,全體都是各種狀態加持,治療者被保護好,只要不是碾壓,就不會立即造成減員,也就意味著被偷襲也能反打。

盾衛和輔助都是增加容錯率,全輸出隊伍沒有容錯率存在。

這是現實,不怕死的儘管去試。

交換生為書院帶來不同的思維,一時間,書院內教授控制技能的老師變忙了。

以往眾人追求火系極致的輸出與爆發,看著靶子被炸的四分五裂,學生就有一種成就感。

但圍觀周曄的兩次戰鬥,對戰周曄的人很憋屈,看的人帶入的角度當然是自己人,他們更憋屈。

如今學了控制技能後,發現可以讓別人憋屈,於是他們又爽了,似乎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只在老前輩之間流傳的控制流派開始在書院中傳播。

四洲的優勢是可以自己學習法術,成型快,但劣勢是學習法術不簡單,還因為屬性原因,並不能隨意學法術。

所以在四洲,真正的天才是指高悟性,至於修煉速度慢,或者不能修煉,都有方法可以去解決。

比試結束後,周曄按部就班的修煉和學習,他在著重研究靈力的使用,那不是技能,只是技巧,可以節省靈力,也可以用單純靈力做到一些事情。

比如很多年前周曄看過的動漫中,有忍者可以踩在水面上,在樹上行走,其實使用靈力也可以。

可以用靈力編織成網,擴散到水面,就能輕鬆利用張力不落水,至於在牆上、樹幹上行走,也差不多。

還有飛行的時候可以用靈力推進,奔跑的時候可以用靈力增加爆發力和耐力。

諸夏為四洲開啟新世界,而四洲的修煉方式,也為周曄開啟了新世界。

之前困擾周曄的爆發式恢復,也透過靈力的爆發輕鬆解決。

周曄還看了如何把單體法術改造成群體,很簡單,改變形態就好。

而有的法術沒有形態怎麼辦,也簡單,可以學習各種“秘術”,增加法術的形態。

秘術大致內容是,在施展法術的時候,加入符文,在周曄看來就是一種對符文的應用。

秘術的符文,刻印在書院藏書樓頂層的石碑上,學校內學生很少來看,反倒是老師不少。

這就是考驗悟性的時候,領悟了才能記下,在此周曄看到了“驅邪”符文的完整形態,其名“淨化”。

而改變技能形態的符文,有“擴散”還有“分裂”,不同的技能要使用不同的符文搭配。

十月在周曄領悟符文中度過,期間他藥劑吸收完畢,抽空喝了遠古樹人藥劑,藥劑讓周曄看到、聽到的更多。

也正是藥劑,讓周曄對於符文的研究有了進展。

藥劑是提前獲得高層次的能力,這讓周曄覺得自己的猜測是對的,符文果然是高層次才能研究的東西。

周曄記下了水、木、擴散、分裂符文,但都是殘缺,透過藥劑獲得的高層次感官只能幫到這裡。

讓周曄覺得,深入研究法術才是正道,一次就能得到好幾個符文,甚至還有完整的。

……

地火書院的學生覺得三個交換生很奇怪,尤其是最神秘的周曄,竟然天天都在藏書樓,還能看得懂符文碑。

而周曄的兩個隊友,另外兩個交換生,卻透過和同學的實戰去深入瞭解法術,這種做法在書院學生看來才是最正常的。

實際上莊鵬二人也是想去研究符文,他們知道周曄很強,能讓周曄廢寢忘食也要研究的東西,一定很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