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喂東西吧?”有醫生看不太清,眯著眼睛上前看了看,隨後確定的確是在喂東西。

“對於重病危無法治療的患者,我們在下達通知後,基本上會開一些藥液維持病人身體的基本運轉,直到離開醫院為止,藥液的作用大家也心知肚明,肯定是做不到生理逆轉的,或許關鍵點就在餵食的東西上面。”有醫生道。

郝海明看了看他,又扭頭看了眼其他人問道:“你們覺得呢?”

聞言,所有人彼此互望一眼,隨即都點頭附議。

“應該是這樣。”

“我推測或許是鄉下的土偏方,畢竟某種時候這些東西確實會有奇效。”

“雖然這沒有經過允許,擅自給病人喂服東西這件事情不符合我們醫院的規矩,但結果證明對方的做法的確挽回了一條生命。”

“院長,我們是不是該去看望下那位病人?”

眾醫生討探半天,末了有人說道。

“這位病人和那倆人的關係應該挺熟悉,或許我們可以從他那裡聯絡到對方,詢問下東西的情況。”

聽到這話,郝海明擺了擺手,暫時讓眾人先別動身。

雖然大致已經理清了事情經過,可郝海明依舊沒有一點放鬆的樣子,反而神色間的疑惑更重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個口應該如何開。

“雖然人不是我們救下的,但這件事情是為了造福大眾,如果能獲取到那東西的構造成分,這對醫學界來說或許會是天大的地震,我想經歷過這番生死後病人肯定也會有這樣的同理心。”

郝海明看了一眼說話的人,是一位年輕的醫生,面容有些生疏,或許是剛來不久。

能說出這番話,顯然是沒有經歷過社會太多的毒打,心思還十分天真,對於‘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這句話還沒有理解透徹。

郝海明想了片刻,抬頭問道:“病人是不是有個女兒是在我們醫院做的手術?”

“是的院長,我操刀的。”陳立國道。

“什麼手術?”郝海明又問。

“惡性腦腫瘤手術。”陳立國回答。

聽到這話,郝海明詫異的看了他一眼,沒想到這種高風險的手術竟然是對方做的,按理來說應該是副院長親自操刀才對。

見他疑惑的神情,陳立國又解釋道:“副院長已經連做了三場手術了,身體吃不消,再加上這場手術是突發情況,所以副院長和其他主任經過商討,讓我接手了。”

“怎麼樣?”

“有驚無險。”陳立國想了想後回答。

其實他十分想說手術過程很是順利,一點刺激的情節都沒有發生,以此彰顯下自己的技術。

不過這麼說的話顯然不太好,還會拉低自己在這場手術的裡的辛苦,所以他選擇了幾分保留。

“很好。”郝海明點點頭,眼神裡充滿贊意。

不僅是他,即便是其他醫生都在讚歎陳立國這次的表現,醫道生涯再添一筆濃墨,實在可喜可賀。

郝海明抬手打斷眾人,又繼續道:“腦腫瘤手術的費用,一般來說對於普通家庭還是偏高的,這次如果順利的話可以考慮申請減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