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釘子戶(第1/4頁)
章節報錯
老滬問:“你們西區有沒有一個叫阿發的?”
周si
說:“你說發子?”
南方人喜歡在名字前加個“阿”,東北人喜歡在名字後加個“子”(發音:za),看來靠譜。
老滬說:“我只知道他叫阿發。”
周si
說:“那你說他多大,長啥樣?”
老滬說:“我都不知道。”
我說:“我們跟他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嗎?”
我太急切了,每分每秒都有一種被人催稿的感覺,甲方還是兩撥人,一撥是黑風衣三人組,一撥是象鼻人
周si
說:“好哇,你們跟我走。”
小差低聲說:“我們能信任他嗎?”
本來她不想讓周si
聽見,但離得太近了,周si
還是聽見了,他毫不避諱地說:“你別擔心,咱東北人敞亮,從來不記仇。”
老滬說:“走吧,我們只有找到阿發才會有線索。”
就這樣,我們風忙火急地收拾了東西,稀裡糊塗地跟著這個碰瓷兒的中年滾刀肉走了。
在路上,我問小差陳工是個什麼樣的人,小差說,他很文弱,不像個領導,更像個技術員,總體看來挺通情達理的,他承認我們所持通行證的合法性,表示不會驅逐我們,但他也提醒小差,旅遊期間不能違反404的規定,等通行證到期了,必須馬上離開。
大家聽了,都鬆了一口氣。
接著我問周si
:“你們為什麼不搬走?”
周si
再次露出了無賴的表情:“我們在這裡奉獻了大好青春,突然來個命令讓我們滾犢子,我們就滾犢子了?再說了,我們都不知道咋應對外面的社會。”
透過這個周si
,我們知道404大撤離的時候,對於職工和家屬的善後工作是分批進行的。
由於外面的崗位有限,404高層決定先給部分職工安置工作,沒有編制的職工先自謀生路,等待分配。
那時候,中國的改革開放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國企第一次開始轉型和改革,大學生畢業不包分配了,除了公務員幾乎沒有鐵飯碗了東北地區作為老工業基地首當其衝,下崗潮一波接一波。外面的形勢如此嚴峻,404還能承諾給這些職工編制,真是良心企業了。
相對來說,以周si
為首的一群人就有點恩將仇報了。一聽說暫時沒有編制,注意——只是暫時,這些人馬上不樂意了,死活不肯走,就算斷水斷電都沒用。其他人都離開之後,偌大的404都成了這些人的家,在這裡住幾天,在那裡住幾天,也算逍遙自在。
Asa問:“那政府最後給你們安排編制了沒有?”
周si
說:“安排了,可那都是三年以後的事了,我們出去之後肯定跟不上時代了。”
Asa接著問:“你出去過嗎?沒出去過怎麼知道自己適應不了?”
周si
說:“咋沒出去過呢,有個老梁,撤離前是404打更的,他出去沒幾個月就回來了,大家聽說他是從404出去的,都躲著他,怕他身上有輻射現在他就住在西區。”
據周si
說,404每屆領導班子都會來做他們的工作,可他們油鹽不進,軟硬不吃,沒辦法,上級只能把西區留給他們當做善後住宅,每個月定期派人送來糧食和蔬菜,還特意給他們扯了電線。到了現在,領導班子都換了三屆了,這些西區住戶依然屹立不倒
Asa說:“你們可給政府添了不少堵。”
周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