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必須昏庸(第1/2頁)
章節報錯
下面該來看一看趙九妹和馬良這邊的情況了,汴梁出了這麼多事趙九妹都在大名府按兵不動,坐視汴梁陷入滅頂之災,用的藉口當然是宋欽宗派曹輔送來了詔書,命令趙九妹不許回師汴梁,所以宋軍隊伍裡雖然有許多熱血沸騰的愛國者對汴梁危局心急如焚,卻也只能乖乖的服從命令,老實繼續駐紮在大名府按兵不動。
北宋滅亡時的頭號主戰派宗澤也被趙九妹用這個藉口搪塞得啞口無言,收到了金兵在汴梁城下會師的訊息後,又見趙九妹死活不肯出兵救援汴梁,急紅了眼的宗澤乾脆騎快馬趕來了大名府拜見趙九妹,頓首流淚的懇求趙九妹立即出兵,趙九妹卻拿出了宋欽宗的詔書應付道:“宗府君,不是本王不肯出兵,是皇兄有詔不許本王出兵,未經皇兄的同意擅自出兵就是抗旨,府君你讓本王能有什麼辦法?”
宗澤無言以對,半晌才無奈的說道:“殿下,難道你不能權宜行事?陛下明顯是被奸臣矇蔽才頒佈此詔,你身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完全可以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藉口自行決定回師啊,待陛下醒悟過來之後,也肯定只會誇獎你忠心為國啊。”
“宗府君,你還想讓本王背多少涉嫌謀反的罪名?”趙九妹苦笑反問,振振有辭的說道:“本王的情況難道府君你不清楚,因為朝中奸臣挑唆,皇兄疑我謀反,逼得我亡命天涯幾近一年,現在皇兄好不容易還了我一個清白,賜還了我的王位,我又公然抗旨不從,朝廷裡那些深恨本王入骨的奸佞小人豈不是更有話說?”
宗澤徹底無法回答,汪伯彥和黃潛善等趙九妹的新寵也在旁邊紛紛幫腔,都一口咬定說擅自回師是違抗聖旨,宗澤更沒辦法,也只好在背後對著以馬良為首的宋軍主戰派長吁短嘆,大罵汪黃等奸臣佞賊欺上瞞下,誤國誤民,馬良也是一再表示自己恨不得把汪伯彥和黃潛善等奸臣食肉寢皮不提。
即便收到了汴梁外城淪陷的訊息後,趙九妹也依然是繼續拿著宋欽宗狐假虎威,勤於王事的宗澤事前安排了許多細作南下汴梁探察情況,其中一個細作還成功將金兵攻破汴梁外城的訊息送到了大名府,大驚失色的宗澤趕緊又請趙九妹立即回師救援,馬良也假惺惺的站出來給宗澤幫腔,力勸趙九妹立即出兵,趙九妹卻依然還是藉口沒有收到宋欽宗的詔書,不敢抗旨行事,僅僅只是答應派遣使者返回汴梁向宋欽宗請旨,強行壓下了主戰派的呼聲。
惡有惡報,就在趙九妹一再表示自己絕對不會抗旨行事的時候,當頭一棒突然到來,宋欽宗居然又派使臣送來詔書,命令趙九妹即刻解散勤王軍隊,孤身返回汴梁述職。結果這麼一來,不要說這些天來一再聲稱自己不會抗旨的趙九妹了,就連馬良都傻了眼睛,汪伯彥和黃潛善等趙九妹的新寵也是面面相覷,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
還好,趙九妹在搞政治方面素來靠譜,雖然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家眷被金兵扣為人質的宋欽宗新使臣,也沒有向趙九妹如實稟報宋欽宗已經被金兵囚禁的情況,然而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後,趙九妹還是十分從容的吩咐道:“即刻召集眾人開會,越快越好,各軍統制也全部叫來,一起商議此事。”
負責率軍護衛趙九妹的馬良答應,趕緊安排人手去通知有資格參與會議的宋軍文武,趙九妹則耐心等到馬良安排好了此事才站起身來,面無表情的看了馬良一眼,隨口說道:“本王去小解。”
追隨趙九妹這麼長時間,馬良當然馬上就明白了趙九妹的暗示,立即笑道:“殿下,讓末將陪你去吧,正好末將也有些內急。”
就這樣,在正式會議開始前,馬良和趙九妹這對狼狽為奸的搭檔先在五穀輪迴之地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會議開始後趙九妹直接話入正題,低聲吩咐道:“兄長,一會不到最後關頭,你千萬不要勸我抗旨不遵。”
“但是如果沒有人敢當這個出頭鳥怎麼辦?”馬良有些擔心的問道。
“所以我才要你不到最後關頭不開口。”趙九妹低聲答道:“如果有可能的話,你一定要全力維護好你的主戰形象,但如果沒人敢當這個出頭鳥的話,我也只能指望你站出來力排眾議,勸我不要返回汴梁送死了。”
馬良低聲答應,趙九妹則又低聲說道:“還有,敲定了抗旨不遵的主意後,肯定會有人勸我立即回師汴梁,到時候你也得不到最後關頭絕對不能輕易改變主戰立場,能讓其他人背這口黑鍋就儘量讓其他人背,我還要指望你和主戰派打好關係,替我時刻掌握他們的一舉一動。”
不想在史書上留下千古罵名,馬良當然是趕緊謝過趙九妹對自己的一片好意,然後馬良才和趙九妹有說有笑的返回前廳,等待河北文武聚齊開會。好在河北元帥府的文武官員都很聽話,沒過多少時間,有資格參與這個會議文武官員就已經齊聚一堂,包括借住在驛館的宗澤也趕來參與了這個會議。
會議開始後,趙九妹當然是首先出示了宋欽宗的詔書,宣佈了宋欽宗的決定,因為訊息不通,不知道這道詔書是金兵逼著宋欽宗頒發,聽到了宋欽宗要求解散河北勤王軍隊的旨意後,宋軍文武當然馬上就是一片大譁,紛紛驚叫出聲,“解散軍隊?陛下這是什麼意思?連汴梁外城都已經被金兵攻破了,他怎麼還要我們解散軍隊?”
來不及知道宋欽宗已經身陷囹圄,有些瞭解宋欽宗的汪伯彥還得出了一個錯誤判斷,站出來說道:“眾位,如果本官沒有猜錯的話,陛下很可能已經決定向金兵全力求和了,為了證明他的求和誠意,所以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紛紛認同汪伯彥的這個判斷,在場的宋軍文武難免都是搖頭嗟嘆,全都拿宋欽宗這樣的皇帝毫無辦法。趙九妹則假惺惺的開口說道:“眾位卿家,雖然本王也萬分不解皇兄的這個決定,但是旨不可違,本王決定依詔行事,即刻遣散士卒,解散軍隊,然後返回汴梁覲見述職,不知眾位以為如何?”
會議現場立即鴉雀無聲,宋軍文武人人神情複雜,心情矛盾,包括宗澤都是欲言又止的表情,都想勸趙九妹不想聽宋欽宗這樣的亂命,可是又鼓不起這個勇氣——畢竟,宋欽宗現在還是趙宋朝廷合法合理的皇帝,慫恿趙九妹抗旨不遵的黑鍋,背上了將來會有什麼樣的下場,現在還誰都說不準。
見此情景,急著想甩鍋的趙九妹當然是暗暗失望,馬良也無可奈何,只能是暗暗做好了站出來背鍋的準備,趙九妹又等了一段時間還是不見反對聲音,只得強笑說道:“既然眾位卿家都沒意見,那就這麼辦吧,本王現在宣佈……。”
“殿下!萬萬不可!”
馬良正想開口喊這句話時,一名武將突然站出了班列,向趙九妹拱手說道:“殿下,請千萬不要聽從這樣的旨意!殿下你此時此刻解散軍隊,獨自返回汴梁述職,和自殺沒有任何區別啊!”
見終於有人站出來幫自己背黑鍋,趙九妹當然是心中情況,趕緊去看那名宋軍將領的模樣,也一眼認出這名武將是之前從太原戰場上僥倖突圍回來的种師中舊部、目前的元帥府後軍統制官張俊!歷史還沒稀爛到家的馬良也同樣馬上認出了張俊,還忍不住在肚子裡讚了一句,“不愧是後來的中興四將之一,果然會站隊。可惜,是害死岳飛的幫兇之一。”
雖然成功等來了主動背鍋的忠臣,但是該演的戲還是得演,聽到張俊的話後,趙九妹故作吃驚,說道:“張統制此言何意?本王依詔行事,如何與自殺毫無區別了?”
“因為殿下你此刻返回汴梁,擺明了是白白送死!”張俊理直氣壯的大聲說道:“殿下你之前率領汴梁軍民殺退金兵,保住城池,金兵上下早就恨你入骨,以至於向我們大宋朝廷提出先除掉你才能議和的條件,現在金兵已經合圍汴梁城,殿下你獨自回去,金兵豈能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