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引蛇出洞【第一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魔法是一種認知的過程,魔法實踐的過程之中,就是觀測者間的資訊擾動。
因此施展魔法的過程之中,就是讀取那些殘留在物質界的種種資訊,魔法的用者除了讀取資訊以外,還能夠將資訊再度還原,甚至,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將‘事象’這種資訊上定義再度重新。”
一個優秀的鐵匠,透過魔法可以將鍛打時的各種資訊注入這塊鐵片中,因為在量子層面,持續用鐵錘敲打鐵片,其“金屬應力”會以疊加交錯的痕跡注入自己的作品中。
在後來,這件武器落到另一個人手中,他拿起這件注入魔法的劍,只要意志注入其中,就能夠再現這種現象,要是將儲存在量子層面的“金屬應力”這種資訊再現,劍刃中的“應力”會變成鋒刃彈出,就像是一道劍氣,或者是使刀刃鋒利度增加,這就成了“鋒銳術”。
“從我們在這個世界中歷經‘一百五十年(與母體所在世界時間不一致)’的觀測來看,其他的魔法也遵循這個理論。
這個世界所謂的位階魔法,就是調動資訊焓,對物質世界的事象進行干涉的能力,理論上只要按照這個魔法體系,是可以構建出任何效果的。”
舉例來說,一個低位階的魔法師,施展放出火焰魔法或是大型爆裂魔法,需要吟唱咒文,往往需要藉助觸媒。
這些觸媒一般是硫磺、木炭、硝酸鉀;
要是學習的是冰系的魔法,要接觸乾冰這一類的觸媒。
當然,在熟練之後,高位階的魔法吟唱者伸出指尖,在完全理解火焰生成的原理後(比方說燃素理論),就能夠干涉到現實中的“事象”,讓火焰和爆炸重現。
後續的魔法吟唱者哪怕不能夠透徹的理解相應理論,只要照葫蘆畫瓢(瞭解咒文、吟唱和施法手法、準備好材料),也能夠對這個魔法進行再現。
也就是說,只要有第一個魔法師發明一套理論,按照這個理論完成某種事象的干涉,那麼這種認知的觀點,只要傳遞下去,後面的魔法使用者就能夠照葫蘆畫瓢式的再現。
只是,魔法不可能只是是往日的幻影重新,比單純的對某種事象進行再現,更重要的是對事象進行編纂。
因為要對魔法進行更高層次的編纂,就需要對魔法展開研究,位階魔法一開始是由八欲王帶來的,但是在傳播到這個世界以後,魔法的種類和數量就開始激增。
為了更好的研究魔法,編纂出新的魔法事象,魔法吟唱者們會建立工房,展開相應的研究。
這種研究能夠填補認知,知識會在魔法使用者的大腦中建立正規化,這種認知給予魔法吟唱者進一步的扭曲現實的能力。
當事象編纂成功後,就會登入到被稱為“位階”的魔法體系之中,成為即定的新魔法。
魔法使用者們對知識趨之若鶩,因為只有在不斷進行研究的過程之中,他們才會系統性的掌握自我構建的這個正規化,完成對世界的認知,在這過程之中,不斷的吸收知識,就能夠補全這個理論體系。
如果將地球上的物理化學告訴給魔法師,魔法師們恐怕會認為其中一部分屬於魔法知識,但是地球的科學體系中邏輯學、數學體系中的公理定理這類東西比較無感,因為在他們的正規化之中,這屬於無意義的知識。
與科學這種需要努力發現第二世界(物理)和第三世界(知識)的通道,探索自然與知識世界之間的聯絡、對映這些關係的體系不同,魔法使用者只要在第一主觀世界上和第二世界(物理)上能夠搭成一定程度的共識就算完事。
這個世界的魔法,真是非常的粗暴而又簡單的一個體系。
蘇秦結束了這段回憶,將目光投向自己花重金購買除卷軸以外的其他物品。
第一件是【劣化移位戒指】,這件道具啟動後可以扭曲光線以提供隱蔽,受術者出現在實際位置大約兩英尺的遠處,能夠減少襲擊者的命中率。
第二件是【魅惑抗性護符】,對於施展的低階位的精神控制類魔法,產生一定程度的抵抗力,因為並非是什麼上層材料製成的魔法,十次中會有三次失效。
至於最後一件物品,是一件斗篷,這是被稱為【劣化防火斗篷】,這件斗篷披在身上,能夠增加其主人的火系抗性,當然,因為是劣化版本,所以效果方面不要太期待。
“這些魔法道具的效果不知道是否有辦法進行再現,如果我能夠對位階魔法進行深入探索,是否能夠在其他世界使用這種體系的力量……”
仔細想一想,可能性不大。
位階魔法能夠存在,與這個異世界本身的特殊性有關係,換成其他物理學層級性嚴密的世界,微觀世界發生的狀況,也不會對宏觀世界造成影響,這種兩個世界的壁壘嚴謹的世界,位階魔法未必能夠在其他的世界中完美再現。
不過,這並不是妨礙蘇秦透過位階魔法來掌握這種體系,透過其中蘊藏的智慧受到啟發,即是“他山之石能夠攻玉”的正解。
這種不同世界的體系碰撞,從中汲取這種知識與技術,對於蘇秦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