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雲龍部轉戰至馬首時,385旅也到了陽泉附近,經過一夜的急行軍,385旅主力769團及14團一部於8月20日凌晨登上了獅腦山。

獅腦山距離陽泉礦區只有不到三公里,距離石太線不到兩公里,距離陽泉縣城不到15公里,這裡地勢較趙家堖(尹靈芝鎮)至壽陽段相對平緩,但石太線依舊夾在兩山之間。

在這裡,東進可以直接佯攻陽泉,側擊平定;北進可以攻擊陽泉礦區、盂縣;西進則可以破襲石太線、匯合陳更攻擊壽陽;就算是南退也可以攻擊昔陽、榆社,可謂是如同一顆釘子一樣死死的嵌在了石太線的咽喉要道。

最重要的是如果擋在這裡,河北增援的日軍如果想要增援石太線,就必須要衝破獅腦山防線,否則要麼繞道盂縣,要麼繞道昔陽,最少要多走七個小時的路。

趕到獅腦山後,陳曦連立刻下令部隊一面修建工事,要求部隊發揚精神,務必在黎明之前將工事修築完畢,一面派出聯絡員聯絡當地的游擊隊,準備做戰前的基本偵查工作。

獅腦山雖然地勢險峻,但是他知道這一戰將是一場惡戰,河北、陽泉的增援之敵不會少於四千人。

可是20日當天,386旅那邊卻靜悄悄的,陽泉的日軍也沒有任何動靜,沒有任何增援或者進攻某一方向的意圖,戰士們正好抓住時機休息,等待大戰的來臨。

但是,由於周圍只有三個村,不到七百人,一個半團的戰士人太多了,想吃一口熱飯是不可能了,好在小米湯拌上炒麵,加上一點鹹菜味道也不錯。

山下的陽泉城,駐有獨立混成第4旅團司令部和下屬的第15大隊,經過偵查得知這裡約有700餘日軍和50多個偽警察,如往常一樣,他們在平靜中度過了一天。

但是到了傍晚的時候,日軍第15大隊大隊長兼陽泉警備隊隊長德江光收到了漢奸的密保,說在陽泉以南80公里的地方有大批八路軍在集結。

而德江光並沒有在意,他認為即便是八路軍來襲陽泉,徒步尚需兩天時間,不可能一下子就會趕到。

此外漢奸還向他報告,說有許多不曾見過的男子在街上閒逛,德江到街上親自逛了一圈後,覺得這純屬是言過其實,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但他做夢也沒想到,八路軍已經在獅腦山潛伏了近一天時間。

當黑夜漸漸來臨的時候,陳曦連將部隊一分為三,一部以兩個連約300人的兵力佯攻陽泉,一部以一個營500人的兵力攻擊陽泉礦區,而剩下的部隊則發動當地的地方部隊開始破襲石太線。

這正是陳曦連攪亂敵人、遲滯其反撲的一招高招,夜裡22點,城外的槍炮聲、喊殺聲驚醒了已經睡下的旅團長片山省太郎,他也不清楚外面到底來了多少八路軍,只知道這夥八路軍攜帶有80毫米左右的迫擊炮,而按照八路軍一般的火力配置應該最少在兩個團,慌亂之中根本就不敢出兵反擊。

他以為386旅又回來了,他再次回憶起,被那個長得像相聲演員的人支配的恐懼,他在任的兩年中,曾經不止一次聽說過他被擊斃的訊息,但是用不了多久,他就又出來搞事情了。

今年2月,386旅兼太嶽軍政區事務,所以搞事情的頻率變少了,後來四月386旅不再兼任129太嶽軍政事務,又改為129師機動團,在武鄉附近負責保護總部、129師師部、八路軍野戰政治部、北方局的安全,也沒什麼時間在石太線上活動,這才安分了幾天啊,又來搞我?

可是,誰知道他片山的噩夢才剛剛開始,歷史上386旅將會在壽陽待到日本投降,哪怕是後來1943年施行主力部隊地方化,兼任太嶽軍區第二區事務,陳更本人也經常會來壽陽地區轉一轉。

21日凌晨,片山透過電臺得知了所屬正太路沿線及附近據點均遭到了八路軍優勢兵力的襲擊後,深感事情嚴重的他不得不向太原的第一軍司令長官筱冢義男彙報。

凌晨三點被吵醒的筱冢義男異常憤怒,先是對著參謀呼了兩巴掌,依舊不解氣,然後命令片山省太郎不惜一切代價保證正太路的通暢,如果做不到就把他送到軍法處,讓他見識一下憲兵的厲害。

隨後片山緊急集合自己的部隊,湊出兩個中隊的日軍外加一個小隊的偽軍向獅腦山發起了攻擊,秋天天亮的早,這時候雖然不到六點鐘,但已經是東方吐白,一切都被陳曦連看在了眼裡。

於是他對指戰員們說:“這是我們和片山的第一次較量,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厲害,你們把敵人放近了打,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當小鬼子們進入山邊小河的河灘正要涉水而過的時候,陳曦連一聲令下,輕重機槍一起開火,這河只是小溪,水才沒過膝蓋,除了河灘上有幾塊大石頭根本沒有戰術隱蔽的地方。

於是日軍還沒來得及登岸就已經死傷了二十多個人,於是丟下幾具屍體,掉頭就往回跑,為了節約子彈,於是八路軍就不再繼續射擊逃竄之敵。

中午戰士們總算是可以吃熱飯了,畢竟這都打起來了,再隱蔽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天上的烏雲逐漸蓋了過來,戰士們不由得感嘆,要是戰壕挖的淺一點,恐怕就要趴在泥水裡作戰了。

而再指揮部裡的陳曦連也從觀察員那知道可能要下雨了,頓時感嘆,這個王立真有點東西啊,不僅僅防炮洞設計的很出色,連有可能出現的大雨都預料到了,託陳更建議他做好防水措施,還真是天生的參謀啊。

那觀察員不是別人,正是炊事班班長,他腿不太好,一到陰天下雨就腿疼,可靈了,是八路軍土法子的天氣預報員。

“參謀長啊,沒想到這個王立,軍事水平還真了不得哦,我都沒有注意到天氣問題,他居然連這個都注意到了,我回去得請他喝酒啊。”陳曦連跟自己的參謀長盧仁粲開著玩笑,舒緩一下氣氛。

“的確,我們對於打仗,實踐不缺,但是就是缺理論,黃埔軍校和保定軍校也只是教了軍事指揮和軍事常識,對於理論我們很欠缺啊。”盧仁粲抽著煙肯定了自己老搭檔的說法。

這頓吃的是湯麵加饅頭,麵條也是白麵,還有一人一顆雞蛋,在戰場上,誰知道能不能活下來,連王立都把自己配給糧換成了雜糧,他知道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的犧牲將會很大,就給戰士們臨走前吃頓白麵吧,自己以後吃白麵的機會還很多。

剛剛結束大戰的戰士們端著飯碗,拿著饅頭笑的很開心,打仗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但是白麵可是真不長見,更何況是平日裡傷員才吃得到的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