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戰役準備工作(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正太鐵路到了蘆家莊一帶,都是依懸崖而建,僅僅用幾個炸藥包就能將其徹底炸斷,修復難度極高,這也是為什麼要主攻蘆家莊一帶的原因。
而建國後的正太線這一段險路被棄置不用,轉而重開隧道,也是因為靠懸崖的路實在太過的危險,於是就使用了造價更加昂貴的隧道。
會議結束,師長和政委單獨找了陳曦連談話,談及堅守的難度的時候,要求他在獅腦山“至少堅持57天。”
120師
八路軍總部的《命令》中要求120師應派46個主力團參戰,對此120師表示壓力很大,自從359旅被抽調前往陝甘寧邊區組建陝甘寧留守兵團之後,120師實力大減,看起來晉綏根據地的地盤比晉察冀根據地要大的多,但是實際上部隊卻只有太行等根據地的一半。
經過仔細思考,120師決定實事求是的上報這個困難,並向八路軍總部說明了所部的困難,總部在得知情況後,在8月8日的《戰役行動》中明顯的削減了120師所部的任務,合計需派出3個左右的主力團參戰。
“120師所部應破襲平遙以北之同蒲線、汾(陽)離(石)公路;破襲同蒲路部署,應置重兵於陽曲(太遠)南北,阻敵向正太線支援。該集團擬一個團在陽曲以南配合作戰,兵力過少應加強之;如汾河可能涉渡時,該集團陽曲以南配合作戰部隊,應力求以約兩個團之兵力,進至榆次南北地區,直接加入129師集團,並歸129師指揮之,對晉西北腹地內各個敵之據點與交通線,應分派部隊積極破襲,相機收復若干據點。”
在得到命令後,120師很高興總部能夠聽取他們的意見,但同時,他們也不得不重新考慮,總部的意圖是讓他們把主力放在榆次之南,集中兵力破壞榆次到平遙段的同蒲路,配合兄弟部隊向正太路進攻。
但120師根據實際情況和敵人分部進行仔細的分析後認為,應在榆次以北用兵,將攻擊的重點放在忻縣至朔縣的同蒲路和忻縣至靜樂的公路,採取圍魏救趙的戰略,對於整個戰役的程序可能會更好,同時也更適合自己的部隊現狀。
將重兵置於陽曲南北,採取敲山震虎的策略,直接阻止日軍向正太路的增援想法看起來是不錯。但是實際情況確實:一方面,129師自2月份率領主力自冀南迴到晉西北根據地後還沒有站穩腳跟,就又經歷了敵人春季和夏季兩次瘋狂的大掃蕩,接連不斷的作戰,部隊根本沒有時間進行休整,彈藥稀缺、物資匱乏、部隊疲勞。
另一方面,日軍勁旅第一軍的司令部就設在陽曲,沿同蒲路及陽曲周圍駐紮著日軍獨立第九、第十六混成旅團和第二十六師團。
同時視正太路為山西日軍的生命線的的第一軍司令官筱冢義男到時候肯定會全力增援正太路,因此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129師能否順利完成作戰任務沒有絕對的把握。
用兵之害猶豫最大,在充分的知己知彼的情況下,129師及時決斷,很快擬定了以重點破擊太原以北的同蒲路和忻(縣)靜(樂)公路的作戰計劃,在同蒲路北段開刀,拽住筱冢義男這頭牛的牛尾巴。
總部再次肯定了129師的主張,併發布了新的作戰命令:358旅破擊忻縣以北的同蒲路和忻靜公路;獨立一旅715團相機逼退嵐縣、東村等據點;獨立二旅破擊寧武至朔縣之間的同蒲路;獨立一律2團攻佔離石以北的石門偃、寺疙瘩等據點;1師破擊神池至五寨間的公路,並保障獨立二旅的側後安全和後方交通;第2、4縱隊破擊汾離公路,並相機佔據某些據點;工衛旅一個團和師部特務團,破擊太原以北高村至平社間的同蒲路。
確定作戰部署後,興縣崔家崖一個青磚碧瓦的農家小院裡,129師在這裡召開團以上幹部動員大會。會上師長首先分析了此次戰役的重大意義,他認為129師的主要任務在晉西北,具體來說就是同蒲路的北段,但他與正太路相連線,是敵人增援最便利的一條交通要道,所以在同蒲線上的配合作戰對於爭取整個戰役勝利是有重大意義的。
120師在這次戰役中主要是要徹底的摧毀忻縣到靜樂公路之間最大的公路康家會,另外要徹底的破壞由大同北到太原以南的公路、鐵路、電線、碉堡。
最後120師師長幽默的說:“我們雖然不在正面戰場,但是側面戰場也不能落下啊,光拉這頭牛的尾巴還不行,必須一邊拉牛尾巴,一邊用刀子捅他的屁股,叫日本鬼子顧頭不顧尾,顧尾不顧頭。”
20日下午,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八路軍總指揮部顯得異常安靜,大戰將至連空氣中都瀰漫著火藥味,這種肅靜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老總在作戰室來回踱步,焦急的等待著各部隊的戰報,晚上十點,各部準時發起了攻擊。
一枚枚紅色訊號彈騰空而起,劃破了夜空,各部突擊部隊簡直就像是猛虎下山,撲向敵人的車站和據點,雷鳴般的爆炸聲一處接著一處,響徹正太線。一些年輕的參謀興奮的說:“自參軍以來,從沒有見過這麼壯觀的景象。”
山西各部的日軍一時間就被揍得暈頭轉向,敵第一軍司令官筱冢義男在凌晨三點被叫醒,在得知情況後想要緊急致電敵華北最高司令長官多田駿,但是電話已經打不通了。
此時山西到河北之間的電話線杆子已經被全部拆掉了,僅僅三個小時的時間,幾千根的電話線杆子,全部被砍到,無一倖免,日軍的通訊線路已經被徹底的摧毀了,簡直難以置信。
在鐵路沿線的碉堡、炮樓、據點也難逃厄運,與原來八路軍缺乏攻堅重武器不同,飛雷炮雖然命中率依舊堪憂,但是比起炸藥包還是強多了。
何況,日軍的碉堡大部分根本不是歐洲的那種碉堡,只是簡單的磚混碉堡,連82迫擊炮都可以破開,更別說是在炸藥包了,那更是紙糊的一樣一碰就碎。
八路軍首先攻擊的就是日軍重要據點天險娘子關,這裡是太行山的喉嚨,山西省東南的門戶,三國時期魏武曹操曾在此賦詩:“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諳屈羊腸道,虎豹啼狹路。”這首詩道出了娘子關之險峻,隋末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李淵三女兒李秀寧曾在此處組織七萬人的“娘子軍”建關設卡,娘子關由此得名。
娘子關雖然是兵家險地,但是卻無戰而失,抗戰爆發後,晉綏軍組織不力,戰術呆板,娘子關很快就就落入了日軍之手。三年來,日軍的膏藥旗一直在娘子關成天耀武揚威,戰役開始前晉察冀軍區司令要求右路指揮員郭、劉一定要在娘子關城樓上插上我們的紅旗。
他還告誡要多加小心,萬不可掉以輕心,於是指戰員在戰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據偵查得知,娘子關有日軍20多人,偽軍10多人;磨河灘有日軍28人、偽軍17人;程家隴底有日軍20多人;亂柳有日軍20多人;下盤石有日軍20多人,偽軍8人;移壤有日軍20多人偽軍100多人。
從日軍分部情況而言,天險娘子關和重兵把守的磨河灘是兩塊難啃的骨頭,於是郭、劉把這塊難啃的骨頭交給了軍區主力第五團來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