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毛衣和膠底鞋(第1/2頁)
章節報錯
“果然,就差這麼一步啊。”張克為用竹製的大笊籬從鍋裡撈出羊毛,揉搓之間,果然沒有以前的油膩。
實際上,華北並不是缺乏棉花,而是因為日軍的掠奪,導致產棉的華北反而成了缺棉的地方,八路軍為了阻止日軍的掠奪,只能是從根子上下手,宣傳民眾不要種棉花,結果不僅僅阻止了日軍的掠奪,同時也把自己的取暖之物的來源給斷絕掉了。
加上硝化棉的消耗,八路軍在被圍困下,一度陷入了沒有冬衣穿、沒有鞋襪穿、沒有被服用的境地,羊毛可以利用這不是秘密,只是此時八路軍還沒有大規模利用而已。
雖然出口了蘇聯很多,可是直到43年八路軍才大規模的使用毛衣,在這之前,穿的都是破破爛爛的棉衣,如果攻克了毛線的製造,那麼製造就要比棉衣要簡單的多。
畢竟棉衣的製造難度和毛衣的製造難度是不一樣的,雖然沒有棉衣保暖,而且補起來也不容易,可是這玩意織起來很方便啊,一個婦女三五天就能治一件毛衣,甚至戰士們自己都能打毛衣。
重點啊,羊毛真的很便宜啊,而且產量啊還比棉花多。
“等兩天晾乾就能見到結果了。”張克為將羊毛放下之後說道。
“不僅僅是毛衣,如果細紡之後,還能造羊毛衫、羊毛呢子大衣、呢子外套呢。”王立幻想著以後的辛福生活。
“是啊,羊毛有了,就剩下皮鞋了。”陳部長不緊不慢的在後邊跟著說道。
“等等,現在造膠底鞋怎麼樣?”王立回頭嘿嘿一笑想起來這個事情。
“我們哪來的橡膠啊……”張克為這句話剛剛出口就明白了:“你是想要扒日軍想輪胎啊。”
“沒錯,搞他的輪胎造咱們的鞋,以戰養戰嘛,日本人能做我們也能做。”王立想到了漢武帝的那句話:“寇可往,吾亦可往。”
“這是個好點子啊,膠底鞋比咱們的布鞋耐磨,要是套一層輪胎在鞋底,雖然重了點,可是比沒鞋穿好啊。”陳部長看向王立,這小夥子腦瓜子真好使啊:“真是個天才。”
“說幹就幹,咱們弄個鬼子的輪胎來。”王立問道:“咱們這有沒有小鬼子的裡胎啊?”
“有,不過用來補咱們腳踏車的裡胎,用的差不多了。”工廠的負責人許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在這會沒有什麼專用的補胎工具,就是用破內胎剪下一塊來,在接合處擦出一塊相對乾淨無汙漬的地方,然後抹上膠水粘起來,直到王立小時候補胎還是這麼補的。
“走,過去看看。”王立看了看自己鞋,現在都快磨穿了,這是該釘一個掌子了,這就是膠底鞋和皮鞋比布鞋的優點,可以補底子。
“一起去一起去。”陳部長的鞋底子也快磨穿了,別看幾個人都是高階幹部,穿的鞋也照樣是那副德行,直到穿得實在是不能穿了才會換一雙。
例如羅主任,一雙棉鞋穿了兩年,已經快磨穿了也捨不得換一雙,後勤部的同志給他置辦了一套棉衣和一雙棉鞋,結果他以自己的棉衣還能穿為由把棉衣退還給了後勤部,最後推辭不下才收下一雙棉鞋。
王立將內胎比著鞋子裁剪了兩個鞋底子,又找了一個錐子,將自己的新鞋底子縫了一圈上去,這麼多長時間過來,昔日的廚師已經學會了針線活。
“還不錯啊。”王立看著雖然有些不太舒服,總覺得鞋底子是兩層的,可是的確好使了不少。
“我也來試試。”張克為拿過錐子和剪刀也給自己的鞋做了一個底子,隨後陳部長也弄了一個底子,表示:“還得再固定一下,再逢幾道就好了。”
“只是簡單的在邊上鎖兩圈還不夠,可是這個在鞋裡面走針好像不容易啊。”王立對這個複雜的工作有點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