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現在想要搞得是生產運動和反掃蕩運動,一來是是為了現在能少吃一些苦,二來是為了以後種花家能少走一些彎路,是為了那些抱薪救人卻終究迷失在風雪裡的人們,是為了那些最可愛的人。

如果不是各縣委抗日民主政府的廣泛推行,八路軍對根據地的掌控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王立是怎麼也不敢搞這個工程的。

具體施行起來,第一階段是將1941年才由冀中軍區搞出來的地道戰更進一步的發揚光大,結合六十年代“廣積糧,深挖洞,全民皆兵”的政策,將村莊變成一個個刺蝟。並且撤離靠近鐵路線和縣城的百姓,徹底將日軍變成無本之木無源,將其的掃蕩成本提高起來,掃蕩的此時就會少很多。

第二階段,廣泛的摧毀鐵路、公路、橋樑,主要破襲同蒲線、正太線、白晉線、京包線、太焦線,將山西變成一個巨大的火炭,日軍吞不下也不捨的吐出來,讓其持續放血。

第三階段就是戰略反攻階段,趁著太平洋戰場到了白熱化階段,就可以試著進行戰略反擊,嘗試收服一些不是那麼重要的縣城。

他鐘情於大炮兵主義,如果沒有錢搞大炮兵主義,那麼八路軍1943年之後的戰術也是可以的,以連結每個村鎮的地下工事為屏障,在山裡或者平原的地下掏出一個個大型工事,這種戰術尤其適合多山地形的山西和平原的山東。

對搞小股部隊的特種作戰反而沒興趣,很簡單,養不起也沒那時間培訓,如果以後有時間有錢的話,倒是可以訓練一些用於反特、反恐、反偵查,現在的特種部隊也就只能幹這事了,哦,也許還可以當炮兵觀察員用。至於正面戰場?還不如兩門山炮準頭好點的好使。

抗戰文裡那些所謂的特種兵,在他眼裡真的不值一提,沒有空中支援,沒有導彈的精準打擊,沒有精良的單兵作戰裝備,特種兵再強也不過是一群沒有反裝甲能力的輕步兵,再強也幹不過坦克和大炮。

1997年一百多號三角洲海豹突擊隊被五萬多索馬利亞武裝分子堵在了港口,空中支援不是沒有,艦炮支援不是沒有,就那搞出了黑鷹墜落,要不是巴巴羊救場,白頭鷹的翅膀就真折在那了。

“我對其他物資的分配情況是沒有意見的,總不能咱們吃飽穿暖,眼看著兄弟部隊忍飢挨凍吧,可炮兵這個兵種不一樣,需要大量的訓練時間和較高的文化素養,尤其是山炮這種超視距射擊的火炮,而且火炮需要集中使用才能發揮出最大威力。”王立有些擔憂的說。

這個時期的八路軍炮兵,真有點不敢相信,關家腦之戰,日軍幹出過把航彈投在自己陣地上的事情,山炮連也幹過把炮彈砸在自己人頭頂的活,772團剛衝上去,就被自己的山炮連給揍了下來。

因為八路軍這會,用的較多的是迫擊炮,而不是超視距射擊的山炮榴彈炮,炮隊鏡沒有,測距儀沒有,射表還是沒有,甚至連專業的炮兵觀察員都是華東野(防和諧)戰軍陳瑞庭將軍1947年才搞出來的,就是到了抗美援朝的時候炮彈仍然會時不時的落在自己人頭上。

“炮兵主任趙章承是個懂炮兵的人,讓他來當這個團長應該是最好了,全軍就這麼一個山炮團,也不算委屈他。”老總親眼看著這些家當都送進挖好的臨時倉庫裡,拍了拍身上的土說道。

“適當的也可以吸收一些偽軍、國民(防和諧)黨軍甚至是日軍的炮兵當教官,不得不承認日軍的文化程度普遍要比我們高,戰術素養也要好不少。”王立齜著牙說道,傷口剛剛結痂,動作稍微大一點就疼得厲害。

“當年袁世凱建立的炮兵部隊也不少,可惜在內戰中幾乎消耗殆盡,如果找點這些流落在民間老炮兵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嗯,這個事情也得寫個報告,能者多勞嘛,勤國你辛苦一點,現在武鄉縣還上凍著呢,一時半會也開不了荒。得五月份才能種地,你先抓一下部隊的訓練工作和你說的防禦工事,哦還有養殖場的事情。”老總也很看好王立說得反掃蕩策略,要是效果好,那山西的很多根據地就再也不怕日軍大掃蕩了。

“最好總部能給我找幾個盜墓賊。”王立想了想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要求。

“要盜墓賊幹什麼?我跟你說啊,這沒錢也不能幹這事,這是犯紀律的。”老總還以為王立是要學孫殿英,組織軍隊盜墓呢。

“哪啊,我的意思是,打洞這事,咱們這邊專業點的也就只有盜墓的了,就是科班出身的工兵都未必比得上這群地耗子。”王立一聽就知道老總誤會了,趕緊解釋道。

“哦,原來如此。可以,軍區前些天就抓了幾個盜墓賊,正要準備公審槍決呢,明天就送過來,量他們也不敢不配合。”老總恍然大悟,幾個盜墓賊還是能找到的,就得軍區沒有也能發動群眾抓幾個回來。

閒聊了一些小事,老總就回屋辦公去了,一條條電報發出,各部隊收到電報之後都是一臉懵逼,這總部還有支援下面的部隊的時候?平日裡都是上繳繳獲,什麼時候還能發出來武器裝備啊?難道總部發了洋財了?

尤其是決死一縱的司令範子峽,一個月前他才從後勤部張萬和那回來,柳樹溝兵工廠那一個月才產的五六萬發子彈啊,怎麼可能一下子撥給自己兩萬發呢?還有機槍,真是奇了怪了。

不過,本著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的原則,129師各部隊雖然疑惑但是都派了一個連的部隊來取物資,至於115師120師的物資要送過去可不容易,得穿過封鎖線才能送過去。

於是,王立的苦日子就這麼開始了,十幾個旅長司令為了一支衝鋒槍一箱子彈吵得不可開交,都窮怕了,扣扣搜搜的跟個土財主一樣,恨不得把所有的武器彈藥都扒拉到自己懷裡。

這幫子人仗著自己是老資格,都喜歡多吃多佔,甚至有一部分人直接撒潑打滾,例如陳更,所以,王立的這種苦日子一過就過到了1949年。

分完武器,也就該搞養殖場和堆肥了,武鄉縣的要種地往年都是五月份,長治東北部地區地勢高,所以偏冷,大概過了立夏才能種地,還有三個月應該足夠了。

……[space]

“韓醫生你聽說沒?咱們醫院又調來了一個新的副院長。”一個護士在韓襄身邊高興的說:“我聽說了,那個副院長可有本事了,雖然不會醫術,但是前兩天的藥品都是他一個人籌集的,昨天又給咱們八路軍送來了一大批彈藥。”

小姑娘嘛,有事沒事就喜歡巴拉巴拉的講一些八卦,三個女人一臺戲可不是瞎說的,不管是什麼時候,嘴邊總得有什麼聊的才好。

“你是看上人家了吧。”趙襄嚥下自己口裡的高粱面擦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