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

潺潺流淌的河水邊上,一匹白馬大口的喝著清水,在它身邊,還有一個英武不凡的青年,朝白馬身上澆水,不停的清洗。

大白馬頗通人靈,不時地用溼漉漉的腦袋去貼蹭青年的胳膊。

“別淘氣,老實一些。”

青年也不在意,口中訓斥著,一面繼續給大白馬洗刷。

良久後,洗刷完畢,青年卻並不急著離開,而是住在河邊的一塊大石頭上,看著河水發呆。

青年名叫趙雲字子龍,也就是後世人稱一身虎膽,曾經殺進曹營七進七出,而毫髮無傷的絕世猛將。

只不過,趙雲雖然有一身好武功,此時卻是默默無聞,也只是在家鄉有一些名氣罷了。

趙雲撿起地上的一塊石頭,扔進河水中,看著蕩起的漣漪,嘴角忽然泛起一絲苦笑。

他原以為公孫瓚是個英雄,值得追隨,可是,到了幽州以後,這才發現,事實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

公孫瓚在幽州名氣極大,曾經打得異族不敢說進幽州半步,號稱白馬將軍。

公孫瓚雖然勇猛,但是卻殘暴無道,為了擴充實力,不息橫徵暴斂,又讓幽州增添了不少難民。

趙雲也是看透了公孫瓚的暴虐,所以才託家中有事,毅然離開,回到家鄉。

想起這些無家可歸的難民,趙雲探了一口氣,他想幫助這些難民,但是,有心無力。

算竭盡全力能幫助多少難民?

10個,20個,甚至100個。

面對幾乎無窮無盡的難民,趙雲能幫助的難民,幾乎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任何的問題。

想起難民,趙雲忽然又想起兗州。

從幽州逃走的難民,聽說都去了兗州。

很多人都說,兗州是難民唯一的淨土,只要你趕到兗州還有一口氣,你就絕對不會餓死。

這個謠言越傳越廣,就連冀州的難民,好像也紛紛朝著兗州的方向趕去。

趙雲之所以認為這是謠言,那是因為,他知道兗州大旱,又禍不單行來了蝗災。

他曾經在書上看過,只要經過旱災和蝗災,地裡幾乎顆粒無收,在這種情況下,兗州又怎麼可能是難民的天堂?

就算兗州有心,但是,拿什麼救濟那麼多的難民?

更何況,現在佔領眼中的人,是臭名昭著的呂布。

呂布人稱三姓家奴,殘暴不堪,連自己的義父都能動手除之,就可想而知死人的秉性如何?

這樣的人,能救濟難民,簡直是天下最大的笑話。

哼哼!

如果呂布能不趁機殺掠難民,就已經是難民最大的喜事,還談什麼救濟難民?

傳言不可信呀!

如果真能救濟難民的人,恐怕只有一個!

想到這裡,趙雲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名字。

劉備劉玄德!

劉備才是真正的英雄,一身仁義,待人親切,每當談起難民的時候,總是長吁短嘆,恨自己的能力不夠,無法去解救更多的難民。

想到劉備,趙雲心中充滿了佩服,同時,心中也有些後悔,當初跟隨劉備那一段時間,過後就不應該離開,而是應該輔佐他,讓他解救更多的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