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靈起 35 無咎(2)(第2/4頁)
章節報錯
項羽神色坦然,微笑道:“我知道你不喜歡我,但是我就想讓你知道我喜歡你,我打算去北郡參軍,建功立業,走之前想告訴你。”
“真的?北郡也好,蒙將軍和扶蘇師兄都在,也有個照應。阿羽,去了北郡,好好幹,收收你的脾氣,項氏一族的威名,一定能在你手上重振軍魂的。”子衿替項羽高興,他是個有能力的人,大好年紀,就應該幹一番功業。
項羽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子衿,你是不是對先生。。。。扶蘇也喜歡你,你態度也婉拒他了,你是不是。。。。”
子衿紅著臉,神色憤怒,這次是真生氣了:“項羽,你胡說八道什麼,再說這些,我以後都不理你了!”
說完,轉身快步離去,項羽快步跟上,有些尷尬,其實挺明顯的,只要是先生的事,你比誰都上心。
次日,嬴政單獨把沈醉叫來寢宮,兩人相對盤坐,嬴政臉色有些慘白,已經病入膏肓了。
“沈醉,我想這段時間到各地巡遊,我在咸陽,那些百家術士有所忌憚,只有我出去,他們才會覺得有機可乘。”
沈醉無奈,輕聲道:“看來你想好了,我勸也沒用,說吧,要我做什麼?”
“這次我的隨行軍隊會減少,章邯會留在咸陽,李斯這些大臣我會帶在身邊,處理公務,既然釣魚,就要釣大魚,小魚小蝦,看不上。我希望你幫我最後一次,清除這些術士,日後扶蘇繼位,阻礙會少一些。”說完,嬴政又是一陣咳嗽,沈醉用醫術穩住他的心脈,輕聲道:
“我答應你,不過我也有個要求,能不殺就不殺,我會用術法廢去他們的修為。”
嬴政一愣,沒想到沈醉答應的那麼幹脆,微笑道:“行,殺不殺由你,只要讓那些人,少了以後禍患世道的術法,死不死,意義不大了。”
“這次把胡亥和趙高也帶上吧,你雖然把扶蘇貶去上郡監軍,實則是讓蒙恬的三十萬邊軍保護他,但如今朝中對你這個行為有些其他想法,放著胡亥和趙高在咸陽,難免出亂子。”沈醉也有自己的想法,這次巡遊,估計嬴政是不打算回咸陽了,沈醉現在儘量維持住歷史程序,但心中還是有些不忍,扶蘇還是逃不過這一劫了。
嬴政臉色古怪,沈醉厭惡趙高,現在又這麼做,是什麼意圖?即使趙高和胡亥在咸陽有什麼想法,嬴政也早已吩咐章邯,做了萬全準備,沈醉突然提議帶上他們,有些不合常理。
“這是聽你的,難得你這麼有心,這次巡遊,十分兇險,我也沒打算活著回咸陽,你要是覺得為難,大可離去,我絕不會讓人阻攔。”
沈醉有些厭惡道:“少說這些假惺惺的話噁心我,你知道我不會走,說這些有什麼意義,嬴政,有時真得很討厭你這樣的人,什麼都算計,你不累嗎?”
“哈哈哈,這不怕你真走了嘛,動之以情嘛。”嬴政大笑。
“沈醉,你說以後的世道會怎樣?”
沈醉想了想,輕聲道: “或許還會讓人失望,同時也讓人希望著變得更好吧。”
嬴政神色悠然,喃喃道:“是啊,有些嚮往啊!”
秦朝建立第十年,秦皇開始了他第五次巡遊,有江淮地區出發,沿長江流域,往東行。
嬴政身體每況愈下,白天處理公務的時間只有一兩個時辰,這還是沈醉強迫之後,才爭取來的時間,沈醉的意思,你丫的就給我躺平,朝中的大臣都帶到身邊了,事情他們處理就行,你這身體還特麼強撐什麼。
沈醉特意找到李斯,讓他每天挑些簡單的公文遞上去。李斯看到這個師侄,有些感慨,知道他非池中物,沒想到一晃多年,成為了秦皇最信任的暗衛。
秦皇馬駕已至琅琊,琅琊自遠古時期,人傑地靈,是中華遠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這裡也出過很多百家名人,更是儒家學說的奠基之地,沈醉的師祖荀子也算琅琊人,還有蒙恬祖上,也是在琅琊。
馬駕路徑四周峰巒疊嶂的官道上,有一批人,在山坡上,遠遠眺望些下面的車隊。
一個武夫打扮的中年漢子對一個身穿儒袍的中年儒生抱拳道:“澹臺先生,秦王的馬駕看來不足萬人士兵,此次來到琅琊,是我們的大好機會,我一召集百名術士,準備夜間突襲馬駕,殺了秦王,如今秦國無道,濫殺百家術士,請先生助我等一臂之力。”
姓氏澹臺的中年儒士,面帶難色,輕聲道:“我澹臺氏,一直隱居山林,不問世事,一心做學,雖然不知田壯士如何尋到我的住處,但是我無意再入世道紛爭,我一介書生,幫不了什麼忙,田壯士另請高明吧。”
姓田的漢子還在堅持,繼續勸道:“澹臺先生,如今危巢之下安有完卵,秦朝在各地實施苛嚴法政,禁止百家學術在民間傳承,大肆在民間焚燒百家書籍,捕抓百家術士,焚書坑儒,先生,你隨隱居山林做學,秦國當道一日,儒家澹臺氏,就會危險一日,琅琊澹臺氏,可是有幾百個壯老婦小,先生想看著族人以後被秦國殘殺嗎?”
澹臺微微皺眉,咸陽城燒燬民間百家典籍,坑殺百家術士,聽聞術士坑殺前,高聲誦讀儒家典籍,裡面的術士,有多少個儒家門生啊!
秦皇對百家的舉措,讓澹臺心裡一沉,琅琊澹臺氏,歷代是儒家後裔,能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
“田壯士,我儒家向來求仁恕誠孝,不善攻伐,我幫不了什麼忙。”澹臺說得是事實,儒家雖有術法傳承,但是不適合上陣廝殺。
姓田的漢子笑道:“先生放心,我們只是需要先生施展浩然氣和箴言術,牽制秦軍的行動,剩下的交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