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菁和阿姆回到家拿起東西就和眾人一起去了採集點。

阿父先領著眾人到竹林,“先每人砍顆竹子,菁菁,你先教一下大家怎麼做揹簍,然後再去採集東西。”

“好!”子菁按著步驟一步步教著眾人,時不時的指點著旁邊的人,一會功夫一個個都編好了。

雖然有編的歪歪扭扭的,但大部分部落的人動手能力都很強。再弄個結實的草繩綁成揹包狀就完成了。

又給眾人講了一下辣椒,土豆,麵粉,板栗,蘑菇的樣子後,所有人就開始分開行動。

“阿姆,我還想捉點河裡的魚。”砍完竹子,路過河邊,子菁對著阿姆指著說。

丹二話沒說,跳進河裡捉了5條,子菁用草繩串聯著魚頭掂著走。

就這一會功夫,子菁給部落人說的這幾種食物已經全被採集完了。

回到部落,子菁拿著石鍋去部落集合點,就發現採集回來的東西全部放在集合點。

架好鍋,子菁先交用肥肉大家煉油,然後盛出,剩下底油炒個土豆絲,雞蛋。然後做了個板栗燉雞,又做了個手擀麵下到雞湯裡面。

子菁做好的飯就被一人一口分吃了,雄性只對油渣和燉雞感興趣,雌性倒是對做飯燃起了極大的熱情。

但由於只有個別人有石鍋,只有有石鍋的人做了嘗試,煉油都煉成了,就是炒雞蛋和土豆絲炒糊了。板栗燉雞勉強熟了,但是要不就是太鹹,要不就是太淡了。

對於“適量”的量還都沒掌握好。

小草和阿花是最早開始學的,還學的有模有樣。

告知其他人做的時候如果有問題可以隨時找自己後,子菁就回到家開始做午飯。

先告知阿姆如何處理魚,子菁就開始準備配料,魚頭魚尾煮湯,一條清蒸,其餘都炸成魚塊,好存放。

給小陽準備的仍然是去刺的。

正準備著,阿父帶著巫醫,拿著沒有提純過的食鹽和石鍋過來了。

原來是阿父和巫醫說過後,巫醫就等不及,讓子菁說怎麼操作他們來做。

阿姆也在旁邊順勢的說,讓阿姆來做飯,子菁在旁邊指導。

於是子菁就兩邊輪流指點。

到炸魚的時候,香味瀰漫開來,巫醫的樣子就和阿姆第一次見炸魚的時候,一模一樣,直勾勾的盯著。

復炸以後,子菁趕緊盛出來一碗讓巫醫和阿父嚐嚐鮮。讓他們注意魚刺。

“這魚不苦啊!還以為魚都有一股苦味呢!一會也去捉幾天做做嚐嚐。”巫醫一邊吃一邊驚歎!

“苦是因為魚有苦膽,處理的時候苦膽不要弄破就不苦了。”子菁在一邊解釋道。

等午飯做好,鹽也提純好了。

巫醫又在一邊嘖嘖稱奇。還順勢在子菁家裡吃了頓午飯,等吃過午飯,巫醫把子菁阿父又叫走了。

等到下午,子菁和阿姆採集回來,就聽到訊息說阿父帶領著十幾個戰士又出部落了,回來時間還不確定。

雖然子菁知道阿父去弄鹽了,但是阿父沒等自己生日過後再走,使子菁的心情有點低落。

幸虧有阿姆和小陽陪著,子菁心裡稍稍有點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