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是這麼說,可徐振真能不顧雷霆號的安危嗎?那可是己方在秋原附近唯一的戰艦,五號指出這一點,不就是拿雷霆號的安危威脅鐵巖縱隊嗎?

徐振不想屈從於敵,可他同樣不想看到雷霆號隕落。

最後,他只能做出以不變應萬變的決定,明面上雖然沒答應克隆人的條件,可私下裡再也沒進行針對敵人的軍事行動。

“除非有把握解決敵人的戰艦,否則我們絕不能輕舉妄動!”徐振在會上這樣對大家說。

言外之意,就算鐳射炮陣完成也不能馬上行動。

若是一舉摧毀敵人的戰艦還好,萬一沒能達成目標,雷霆號必然成為敵人發洩怒火的目標。

徐振這邊投鼠忌器,一號那裡同樣不敢大意。

他主動撤回了圍剿守軍的部隊,只留少量人員監視守軍的動向。

漸漸的,徐振發現五號說的似乎是真話,因為敵人把部分灰甲人集中到兵工廠,他們甚至等不及新船塢落成,直接就在空地上擺開陣勢,開始製造新的戰艦。

剩餘的灰甲人則出沒於鐵巖的大街小巷,把所有可以用來製造戰艦的物資全都收集起來,包括但不限於各種生活用品。

克隆人造的,都是三百米以上的中型飛船,每一艘都比廢墟下的戰艦還要長,而且對方的造艦速度快得驚人,每一艘飛船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型!

觀察發現,他們造的不是鋼鐵外殼的戰艦,而是以鋼鐵為內襯,塑性材料為外層的複合船殼。

簡單點說,就是鋼鐵外面覆蓋一層塑膠或者其他類似的材料,只在船尾和其他需要更高強度的地方,使用全金屬結構。

這種造艦方式,曾一度盛行於人類的歷史之中,時至今日,仍有大量民用飛船採用這種方式,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建造速度的目的。

問題在於,這種外殼強度不佳,擱在民用船上問題不大,擱在戰艦上,就是一炮死的貨。

而且敵人不僅在鐵巖搜刮材料,還用飛船把其他城市收集而來的材料送到鐵巖,變成一艘艘建造中的飛船。

說句不中聽的,這種飛船就是一層船殼再加最基礎的裝置,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不能和戰艦相提並論。

徐振也看出來了,敵人就是以肥船為模板建造新艦。

克隆人的造艦規模越來越大,同時一時間建造的飛船足有十幾艘,搜刮的原料漸漸趕不上消耗,於是一號又一次把五號派出來,和守軍商量原料的問題。

克隆人提出的條件既簡單又粗暴:“我給你飛船,你給我原料,行或者不行,給個痛快話!”

“行怎麼說?不行又怎麼說?”

“行就一切照常,不行就算了!”

五號說的雲淡風輕,可徐振卻不敢放鬆警惕,這個時候,不都是放狠話,說“不行就打到行為止”麼?

這些克隆人,怎麼都不按牌理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