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克隆人把所有的仇恨都記在徐振身上,拉高戰機沖天而起,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勢。

徐振二話不說,調頭就往鐵巖方向飛。

他已經達到了爭取時間的目的,完全沒必要繼續和敵人死磕。

三架戰機一前兩後,徐振想盡了辦法,卻怎麼都甩不掉敵人。

他對戰機的瞭解僅限於飛將,還全都是從資料上進行的瞭解,表面上對戰機的效能十分了解,實際上壓根兒不是那麼回事。

如果徐振是真正的飛行員,這時一定能看出來,那倆克隆人為了追上他已經拼了,戰機加力開到最大,如果繼續保持目前的速度,用不了多長時間,那兩架敵機的引擎就會因為長時間超功率運轉而報廢。

而徐振呢?只需要保持現有的速度就好。

問題是他根本不知道啊,生怕把敵機帶回鐵巖,屆時敵機要是衝著撤離的車隊或者人流來上一通掃射,那他折騰這麼長時間還有什麼意義?

抱著這樣的想法,徐振在即將抵達鐵巖的時候,毅然決然地拉昇高度,戰機倒扣上翻,然後橫滾一百八十度,面對面迎頭衝向敵機。

這一刻,克隆人已經等了很久,兩架敵機默契地左右分開,同時從左右兩個方向發起進攻。

二打一太簡單了,簡直就是手拿把掐手到擒來!

然而戰鬥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更不是二對一就一定能取得勝利。

徐振壓根兒不管左邊的敵機,徑直衝向右邊的敵人,依舊是迎頭直衝,毫不退避。

雙方都打光了導彈,只能靠機炮決定勝負,就像遠古時代的騎士,舉著鋒利的長矛衝鋒對刺。

另一側的敵人也不消停,鎖定徐振猛烈開火。

來自兩個方向的光束同時落到飛將身上,留下道道深淺不一的痕跡,就連座艙蓋都差點被擊穿。

事後回憶起來,徐振冒出一身冷汗。

雙方的速度都很快,光束不可能始終穩定在一個位置,否則飛將早就被敵人擊落。

徐振也在同一時間開炮,光束準確命中敵機,在機翼上留下一條深深的印記,兩秒鐘後,敵機凌空解體。

這一炮恰好命中翼肩,導致機翼前部強度大減,高速飛行時產生的壓力又集中在這個位置,結果就是當場撕裂機翼,最終導致解體。

老徐方向一轉,面對另一架敵機。

他敏銳地發現,戰機操縱起來有些滯澀,不如之前那麼靈活順暢。

很明顯,這是剛剛的正面對拼留下了暗傷。

幸好飛將是重型戰機,裝甲比敵機厚重得多,否則剛剛的正面交鋒,笑到最後的還不一定是誰。

徐振率先開火,可鐳射炮卻沒有半點動靜,反倒是主螢幕上提示鐳射炮損壞,無法開火。

肯定是剛剛的對拼打壞了鐳射炮!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徐振沒有因為機炮故障而退縮,而是一把將操縱桿推到底,悍然衝向敵機!